标题 | 中学英语碎片化学习对信息素养的培养 |
范文 |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碎片化学习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法,借助线上微视频课程已经成为人们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笔者从中学英语的碎片化学习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国英语课程的转型方向,进而阐述了碎片化学习课程的框架和过程,最后发现碎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素养;碎片化学习;中学英语 【作者简介】陈华,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英语学科科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信息素养与碎片化学习的意义 近年来,碎片化学习模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新宠并引起了国内外教师的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方面,指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便捷性和海量信息内容的离散性使学习者获取的知识碎片化;另一方面,指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不连续性的学习,从而导致獲取知识碎片化。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以上两种方式获取的知识是离散的、零碎的,缺乏整体性知识结构,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碎片化学习。 对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卡内基梅隆开展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在教室内使用掌上电脑的各种应用,这个项目被视为开创了碎片化学习的先河。2000年春,国际远程教育专家Desmond Keegan在上海电视大学的报告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基于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学习来到了中国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2002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项目,从而拉开了国内无线网络校园行动的序幕。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培养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加强和工作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怎样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仔细审视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该如何有效地完成碎片化的学习呢?首先,教师需要调查一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否已经达到碎片化学习的要求。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在信息意识方面,许多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英语学习或查单词和语法,而是为了休闲娱乐。由于缺少专业指导,外加互联网上的信息随机性较大,学生的分享和传播信息欲望虽然很强,但专门分享学习信息和经验的人则很少。在信息技术方面,超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他们无法检索到对某个语法现象的详细解释,掌握的语法也不能确保熟练运用,零散的知识无法构成体系。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显得语言贫乏,不擅长在作文中使用论证,也不善于使用各种参考材料润色自己的作文。另外,学生在阅读时也无法进行广泛性阅读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以上问题主要反映出两点缺失:一是信息素养的教育没有与常规英语教学相结合,师生之间缺少在此方面的交流。二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单调,教学过程长而复杂,且线上课程体系不完善及教学资源不丰富。有关信息素养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能力、对英语的敏感度和语言知识的利用效率。 三、碎片化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助益 在经历了多轮教改之后,本课题组发现中学英语碎片化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以下规律。首先,教学设计是成功构建碎片化学习的关键。从该学习方式的本体特点来看,碎片化学习是以视频为载体,要求做到主题突出,篇幅短小且易于拓展。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大量的微视频确实是最佳教学资源,可供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教学设计还要充分考虑这两点:选择主题突出并且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以形成清晰的教学理念。其次,在录制之前,教师要与摄像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熟悉教学过程,让摄像师对拍摄的节奏作出差异判定设计,合理分配时间。在对视频再加工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授课视频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视频美化和剪辑软件,将PPT整合进来。在课堂上,不主张全程都是教师的教学录像,那样显得过于呆板。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因此不建议全程都是PPT课件画面,教师只用画外音的形式从旁讲解。还需要考虑开头的教学导入和结尾的教学反思,以及添加背景音乐等,美化微视频,目的是为了呈现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司职信息技术的教师与专业教学的教师需要协调合作,统筹规划微视频的后期编辑。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要符合逐步深化的原则,把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大的问题,将每个问题所对应的教学设计和辅导材料的微视频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以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 碎片化学习非常适合中学英语教学,首先,因为英语学习面广量大且需要高强度记忆,大脑容易疲劳,不适合连续学习数个小时,而时间高度碎片化却有助于记忆。其次,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已经很强,符合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且当下的大多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了问题,会有意识地向网络求助,他们有积极的网络使用动机。最后,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主见,追求个性化的学习,每个人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不同的。碎片化学习能够有效回应学生的挑选需求,可以帮助他们跳出千人一面的固有教学模式。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碎片化学习对这种消极态度可以做到有效改善。对很多人来说,学生时代只有一次,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系统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更好的现代化方式来学习。 本文从中学英语的碎片化学习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国英语课程的转型方向,进而阐述了碎片化学习课程的框架和过程,最后发现碎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业.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与个体差异的相关性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7.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