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核心作用 |
范文 | 魏小龙 摘 要: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变、有趣的组织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本教材内容,恰当地运用游戏这个辅助教材教学,能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掌握动作要领,强健了身体,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体育;作用 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生就具有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如果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善于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主动性,依据每节课的内容,适当地穿插一些与主教材相关的专项性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地提高练习次数,技术动作也得到了巩固,从而也就达到了我们体育课的真正目的。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堂的准备活动总是三心二意的,动作懒散不到位,不管在室内还是室外课上我三番五次地强调准备活动的意义,但是学生还是我行我素。针对这种情况,我想是否教法出现了问题,能否换一个方式试试呢?于是准备活动中学生每次绕操场慢跑几圈后,我先不急于做徒手操,先原地做“反口令”“看谁反应快”等方面的游戏,然后再利用足球操或者节奏感较强的舞蹈动作来代替以往比较单一的徒手操,结果学生果然上课就有精气神了,在主教材方面,也要多采用一些竞赛性奖罚分明的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对体育课才有兴趣,由于主教材的教学形式都是单一的,也比较枯燥,如果采取传统教法,那么学生对体育课肯定不会太感兴趣,从而达不到增强体质这个教学目的,所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利用学生这个念“玩”的心理结合主教材来设定一个与主教材相关的游戏比赛练习。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思维,培养了兴趣,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集体主义荣誉感精神。如:50米短跑,传统教法就是先练习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加速跑等一味强调跑练习方式、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效果也不理想,针对这个情况我就利用跑方面的游戏结合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让距离追逐跑、接力跑,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速度、步幅及步频。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认真上好这堂课,但课堂上却会不知不觉地违反纪律,原因主要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上课时容易被一些外界事物干扰,风吹草动都会吸引其注意力,另外这个年龄段小学生自控能力水平也比较差,一般集中注意力也就25分钟左右,所以这时候教师就更应该利用一个合适的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时,一般做法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成几路或者几列队轮流练习,造成练习密度、负荷量都很低,教学目的达不到,效果也很差,这时候我便改变一下教法,采用游戏教学,如模仿小兔子跳,先让学生分别将两手的食指及中指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在跳之前启发式地提問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抖动的呢?”然后原地跟随老师一起先模仿几次小兔子耳朵动的动作,接着我因势利导地又说:“刚才我们是原地模仿兔子跳,同学们做得都不错,下面我们行进间跳起来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同时又最像小兔子。”这样,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反复多次练习,这样学生练习起来就会感觉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练习效果也大大地得到了提高。但有些教材,并不能生搬硬套都运用竞赛性的游戏。如:高年级的耐久跑教材,如:400米跑就可以运用“蛇形跑”等带有一点趣味性的游戏进行耐久跑的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又能达到耐久跑的要求,同样也能使学生练习中不觉得累或者说枯燥无味。当然这个游戏完成后,为使课的效果更好,我们可以再安排一个便步走,走成圆圈,然后再进行一个“快快找同伴”的游戏,这样可以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在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模仿大雁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及轻松优美的音乐来取代放松操,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最终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从而使课的效果质量再上一个层次等。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教学中如能针对性地贯穿游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消除学生“厌学心理”,可以说绝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建议广大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者能经常服用它。 参考文献: [1]林以华.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68,70. [2]林书红.谈游戏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23). [3]陈海霞.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3). [4]姚红利.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82-84. [5]邢改萍.中華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09. [6]洪波,侯云峰.人文社科论坛[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9. 编辑 冯志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