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白月涛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激发其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既可以提升学生成绩和数学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实现上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生活情境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极为抽象的学科,陌生的公式和复杂的逻辑推理可能会使第一次学习数学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如果只是单调地采取老师讲解,学生记录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发挥数学学科与生俱来的乐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最终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生活情境法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本文着重分析生活情境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生活情境法应用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生活情境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式主要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具体现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教师的启发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生活情境法可以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情境法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在生活中给我们提供方法指导,通过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积极应用,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又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同样场景时以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领略数学魅力

    数学作为一门悠久的学科,具有独特的魅力,生活情境和数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独特的吸引力。数学的本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生活情境法的应用则可以充分发挥数学的作用,帮助人们运用数学知识更迅速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其魅力充分展现。

    二、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生活情境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创造性地与数学知识相连,用具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将学生引入故事情节中并使其认真思索故事情节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让整个课堂成为乐学好学的课堂。比如,在学习“认识乘除法”课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周六,有12个爸爸妈妈的好朋友要来小明家做客,爸爸让小明去附近超市买可乐,小明到了超市后惊讶地发现超市正在做“买二赠一”的促销活动,小明一共买了15瓶饮料,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的故事情节和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思考和运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变得更加积极活跃,这样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升华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思维、逻輯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除了数学知识的讲授外,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在具体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对生活情境进行升华,创造高于生活的情境,这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还可以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99+199的运算如果运用常规的计算方法,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将99+199视为100+200-2这就会节省大量时间,学生第一次使用“付整找零”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显得生疏,但是这种方法若与在市场上买水果这样的实际场景相结合就会让学生理解算法修正的意义,寻找能够快速解答问题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实践思维、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最佳培养。

    (三)回归日常生活,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具体应用,两者之间能够良性互动,生活情境必须回归日常生活,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时就必须回归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具体应用于现实生活。比如,在讲解“升与毫升”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拿出两个不同的杯子,升杯和毫升杯,此外,还可以安排让学生回家观察水桶、酱油瓶的计量单位等家庭作业,通过这种直观清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升与毫升间的换算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有效地运用生活情境法,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丽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8(26):119.

    [2]朱文洋.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67-168.

    [3]范士锋,张静.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41.

    编辑 杜元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