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玩游戏 练体能 |
范文 | 陈阁翡
摘 要:试图从改善幼儿园体能训练游戏组织的角度,从实践层面就体现幼儿体能发展特点、增强体能训练到位性、提高体能训练的主动性、强化体能训练的有效性等方面,阐述循“序”渐进、动态调整、巧妙引导、倾情投入四大策略的具体实施,开展幼儿体能训练游戏活动,使体育游戏能够真正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幼儿;体能发展 游戏是儿童时代的忠实伙伴,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愉快的生活、体质的增强、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游戏。科学的体育游戏以锻炼为目的、以娱乐为形式、以指导为重点。所以,富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游戏应综合“运动”“游戏”“指导”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笔者发现目前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体育游戏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嬉戏,过分追求游戏自发、自由和玩法多样的特点,以丰富的形式代替体能训练的目的,忽略体育游戏的根本宗旨,即促进幼儿体能发展和身心健康,锻炼健身的目的被淡化了。 第二,忽略幼儿年龄与发展特点,很多游戏不仅大班幼儿玩,中、小班幼儿也玩,对幼儿发展水平缺少把握,甚至违背幼儿身体发展规律。 第三,不关注幼儿体育游戏过程,认为幼儿只要在玩就行,至于游戏中幼儿的运动量与运动负荷、动作的发展、自主性的体现、运动品质的培养都疏于管理。 因此,在探索自主、好玩的运动游戏的同时,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两个问题,即如此“好玩”的游戏,它“有效”吗?怎样才能做到既自主好玩,又简单有效? 一、循“序”渐进——体现幼儿体能发展特点 1.用数据说话,依数据组织 科学的国民体质测试是比较权威的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其测试数据可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安排的参考指导。 第一,与当地体育部门合作,将该项目引入幼儿园,定期开展测试,以测试情况指导日常体育游戏活动组织。 第二,派老师参加浙江省国民体质测试员培训,了解测试项目与规范化操作模式,并在园内进行全员普及培训。 第三,分析测试数据,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指导,做好幼儿园层面的宏观指导与调监,达到身体素质均衡发展的目的。 2.依据动作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发展水平 首先,不同年龄幼儿在基本动作发展、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上具有较明显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幼儿重在走、跑动作以及手脚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呼吸机能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重在变速跑、双脚跳、上下爬动作以及协调能力、运动节奏感、心肺机能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重在单脚跨跳、投掷、翻越动作以及速度、灵敏度、力量方面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年龄班的重点,选择不同的游戏。 其次,针对同一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内容的幼儿游戏,提出不同的动作要求和不同的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玩具或替代物,并随时调整游戏的难易程度,以使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3.根据活动性质,合理搭配游戏类别 一般来说,目前幼儿园体育游戏可根据其功效分为“身心娱乐”“动作发展”“一物多玩”三大类。教师在安排不同年龄班体育游戏时,既要做到各类游戏都有,也要做到有所侧重,各年龄班三类体育游戏的比例分配要有差别。 二、动态调整——强化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娱乐性始终是体育游戏的主要特征,正因为如此,幼儿才会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主动得到身体动作与体能的练习。因此,教师应科学安排体育游戏过程,使体能练习获得更好的效果。 1.依据幼儿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体育游戏内容 为创造自主运动环境,丰富幼儿运动形式,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多样化运动,很多幼儿园在户外活动中设计了“户外混龄(混班、自主)体育游戏”,但在孩子们开心快乐自主地从事着非常有意思的体育游戏时,我们要考虑:教育者所提供的环境、指导等教育因素又是否“有意义”,或者“意义有多大”?就动作发展而言,这些活动均衡吗?有效吗?因此,我们要借助两大辅助工具,对户外运动游戏进行科学化监控与管理。 第一,幼儿运动检测。主要对幼儿运动量、运动负荷、生理机能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确保运动量的科学性。 第二,身体素质评价。以国民身体素质监测为主要方式,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一个阶段内运动内容安排的均衡性与科学性,以更好地指导老师调整活动内容。 2.遵循肌体变化规律,优化体育游戏结构 (1)体育游戏整体结构要优化 体育游戏需要参与者不同部位肢体动作的参与,需要心肺机能的调动与配合,需要精神集中、运用智慧。为了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体育游戏的过程安排需遵循“热身→身体运动→放松”这一结构规律,并考虑以下几点:要调动情绪和集中注意力;运动量的安排要体现“小→大→小”的规律;心跳、呼吸频率要体现“稳定→激烈→稳定”的规律。 因此,幼儿在进行运动量较大、肢体活动激烈的体育游戏前必须有一个身心预热、准备、协调的过程;在大运动量、情绪激烈的运动后,一定要有一个身心放松的过程,以免因运动系统、心肺系统长期的不规律活动而造成身体的损伤。 (2)体育游戏运动量要合理 第一,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合理组合、调配单位时间内体育活动的内容,将运动量小的走、投掷、平衡、爬等动作练习与运动量较大的、心肺机能锻炼效果明显的跑、跳动作结合起来。 第二,在实施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说教、示范、停顿、更换器材的时间,使各个环节流畅、紧凑,从而提高运动的效率。 第三,在组织方法上要少用“接力式”,多用“鱼贯式”,减少大多数幼儿的等待时间,让更多幼儿在某一动作或不同动作组合的练习中,能一个接一个地在场地中持续运动3~5分钟的时间。 三、巧妙引导——增强体能训练到位性 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性强的体能锻炼活动,在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体能,需要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支持、引导。 1.实施分层目标策略,关注个体差异 幼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因此教师需针对不同水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定体能发展层次性目标。如中班组织以“小袋鼠旅行”为游戏情境的立定跳远活动时,教师可根据“幼儿基本动作发展情况表”,设计四个层次目标,分别为80cm、70cm、60cm、50cm,目标针对幼儿运动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具有一定挑战性,幼儿“跳一跳”就能冲击目标,享受成功并增强自信。 2.物化动作目标策略,支持动作练习 由于体能动作标准比较抽象,简单的表述或示范,受到幼儿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限制,会产生偏差。因此,需要提供一定的物化参照物或目标物,帮助幼儿完成训练任务。如指导幼儿投掷时,对于幼儿手脚不协调、站立姿势不正确的问题,教师采取贴小脚印和动作示范的方式提供支持。对于幼儿投掷的方向、角度的问题则采用设置目标线、目标物方式来突破难点。 3.儿歌记忆要领策略,增加动作趣味 将动作练习游戏化,儿歌辅助是有效的途径。如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投掷动作要领,小班在组织投掷游戏时创编了儿歌“腿像一把大剪刀,小胳膊前后摇一摇,秘密武器少不了,砸得灰太狼嗷嗷叫”;中班运用了儿歌“拿起小沙包,小手高于头,手臂肩上弯,用力向前投”;大班投掷时创编了儿歌“两脚前后开立站,肩上屈肘向后展,快速挥臂前上投”。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轻松记住了投掷的动作要领,增加了投掷的兴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4.重点儿童关注策略,实施健康教育 当下幼儿园“小胖墩”越来越多,这跟现实生活中缺少运动或不科学运动息息相关。为了加强对肥胖儿的科学运动管理,由保育员老师重点关注肥胖儿运动,总结出教师带动、角色扮演、肥胖儿示范、参与收放玩具等游戏策略,悄然提高了运动量,使肥胖儿在教师的鼓励与带动下愉快地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 四、倾情投入——提高体能训练的主动性 和老师一起厘清“动作练习”和“游戏”的概念,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帮助老师理解实施游戏化体能训练的要素,提高幼儿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主动性。 以我园特色体育活动“玩转篮球”为例: “篮球技能序列——幼儿主动参与”,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转换,需要老师发挥聪明的才智,即如何将技能点转换为有趣的游戏,吸引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且能在游戏中不断巩固幼儿的篮球技能。 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一些策略:与传统游戏相结合、增加辅助材料、创设游戏情境、竞赛性游戏活动。通过这四种途径,设计篮球游戏,以提高篮球运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自觉自愿的运动中提高完球能力,得到体能锻炼。 总之,体育游戏应以身体练习为主线,以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幼儿体能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重视幼儿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培养,强调人文化与科学化,从而有效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超.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莹.幼儿期体能练习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编辑 鲁翠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