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预学单”奏响自主学习的前奏 |
范文 | 李平 【摘 要】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一目标,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而预学又是学会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我们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找准关键,精心设计预学单,才能让学生亲近文本、质疑文本,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 【关键词】预学重要性;重新解读;设计 一、预学单的重要性 预学,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是离不开预学、预学单。 1.课堂交流、展示离不开预学单 学生互帮互学,展开讨论、落实目标、收集困惑问题时都离不开预学单。领取学习任务,研究吃透,解答他人疑惑,需通过对特定内容予以板书展示,也需要借助预学单。 2.课堂生成离不开预学单 课上集中的困惑问题记在预学单上、个人的疑难批在预学单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在预学单上、思维的碰撞更要注在预学单上。 3.学后反思离不开预学单 对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预学单,修改反思更需要预学单。 4.复习巩固离不开预学单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预学单,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的复习。 5.课堂点拨离不开预学单 在课堂中学生会的不讲,会写的教师不写,教师是对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预学单再次修订。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借助预学单可以让学生先学,提前了解,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借预学暴露学生想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为师所用。 然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学生不知新授知识点,匆忙上阵,缺乏主动参与的激情,教师备课一厢情愿等现象,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被动状态,跟我们现代教学提出的生本课堂背道而驰,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激发,主动权被剥夺,更难谈自主学习。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更需借助“预学”这个无声的老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启发式的预习,拉近学生与素材的距离,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感知教材,教师感知学生,使后进生跟上老师的节奏,力求有更大的进步。 二、什么是“预学” “预学”是预习,不是单指读几遍课文那么简单。“预学”是一种“理念”,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学”的视角转变,是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的具体化解读;“预学”是一种“策略”或者说是一种“行动方式”,除了“课前预习”,还可以是“课中先学”,它应该秉承“先学后教”原则,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实现“顺学而教”。也不是简单的作业前移,它是通过任务的不知来唤起学生的旧知,及原有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新知;它是情境性的,是有机的,自然地融于课堂,而不是标签式的校对;课前的预学任务须在课中进行有效的反馈;它应是有效改善学教方式的转变,加快课堂节奏,扩大学生参与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作业支架的帮助下,自信地走入课堂。 以往“预学”内容大多来自于教师布置,要解决的也是老师要求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预学”和课堂教学实际是严重脱节的。因此“预学”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三、怎样设计预学单 预学单反映教师教与学的重新审视,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我们课堂教学服务,在设计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丰富预学内容 预学单要明确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理解、思考质疑和探究的时间。不能仅停留在文本上,更应扩展到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整理归纳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预学单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学习目标,预学内容及方法指导,讨论交流难学未懂内容,展示点评点拨重点难点,整理知识系统及规律方法,课上检测反馈、达标共六个环节。 2.掌控预学时间 原本的课堂时间被部分转移到课前,时间的延伸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我们最想追求的是学生“轻负担,高效率”。 首先,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权衡各项所花时间。其次,考虑让学生事先独立解决的,在课堂上适当考察。再次,避免学生间“更大的差异”。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优秀的学生更倾向于认真做好预习,而学困生可能因为能力、态度等原因在预习环节上“脱节”。 简练预学单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提供支架,了解障碍点,让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时间应控制在5-20分钟内。 3.体现预学的梯度性 预学单的设计,顾全局,不能一刀切,应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预学题要面向“后三分之一”学生,由浅入深,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空间,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4.设计要有针对性 布置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编写“预学单”时可将新课中的重难点设计在其中。在批阅学生的预习导学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达到何种程度就能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进度。 5.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教师在设计预习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对于任何人来说,学习无处不在,并且必须。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持续加以培养。我们的学生正是通过这种预学细节的设计获得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因此,追求什么样的预学设计,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礼兰.浅谈小学语文预学案的设计[J].家教世界,2012.7 [2]温盛钧.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0 (工作单位: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中心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