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奇妙的“杨辉三角” |
范文 | 蓸梭峰 如图1.这是一个非凡的图形.它刊载于七百多年前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人们称之为“杨辉三角”.杨辉还在书中说,这个图出自贾宪的《释锁》算书.但可惜的是,贾宪的书失传了,在西方的数学史著作中,把这个图形称为“帕斯卡三角”,西方人认为这个图形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于1645年首创的,其实,在杨辉之后,中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其《四元玉鉴》(1303年)一书中还曾用过这个图形.中亚细亚的阿尔·卡希于1427年、德国数学家阿卜亚鲁斯于1527年也使用过这个图形.但他们都比杨辉或贾宪要晚很长时间了. 一、“杨辉三角”的性质 这个图形有什么用处呢?“杨辉三角”的原名叫“开方作法本源图”,是用来开方的,其原理至今仍然适用.我们知道, 所以,这个图表示的是(a+b)n当n=l,2,3,4,5,…时展开式的系数. 下面,我们对“杨辉三角”的性质初步归纳一下. (1)对称性: 每行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个数相等; (2)递归性: 1以外的任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 (3)和幂性: 第n+l (n=0,1,2,3,…)行的各数之和等于2n. 借助于这些简单性质,可以解答与(a+b)n有关的问题. 例1 (a+b)20的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为( ). A.2017 B.2 016 C.191 D.190 解析:先探索规律.(a+b)3,的第三项的系数为3=1+2,(a+b)4的第三项的系数为6=1+2+3,(a+6)5的第三项的系数为10=1+2+3+4……不难发现,(a+b)20的第三项的系数应为l+2+3+…+19=(1+9)×19/2 =190.故选D. 二、“杨辉三解”的应用 不少数学家对各个正整数在“杨辉三角”这个无限大的数阵中出现的次数抱有很大的兴趣.人们发现,l出现了无数多次;2仅出现了1次;3,4,5这三个数都出现了2次;6出现了3次……还有一些较大的数,它们出现的次数更多.例如,120出现了6次,而3003出现了8次(先后出现在第15,16,79,3 004行).人们自然会问,是否有大于l的正整數,在“杨辉三角”中出现的次数超过8呢?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数学家们还没有找到这样的正整数.1971年,英国数学家大卫·辛马斯特猜测,那些大于1的正整数在“杨辉三角”中出现的次数会有一个上限.这就是所谓的“辛马斯特猜想”. 例2 已知图2中每个小方格都是正方形.求从A到B的最短路径 解析:我们从简单的情形人手,对图形中左上角的2x2网格进行分析后可知,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数如图3所示.把这个数阵旋转一下,我们会惊讶地想起“杨辉三角”.因为其中每一个数字是它“肩上”的两个数字之和. 于是,对这类问题可从“杨辉三角”的角度给出一个一般性的解法.将正方形网格的相邻两边与“杨辉三角”的两个都是l的斜行分别叠合,作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另一个顶点所对应的值就是所要求的最短路径数.易知从A到B的最短路径有35种(如图4). 数学可以把看起来复杂的事物变得简明,也可以把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会领略“杨辉三角”的更多的有趣性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