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关“去尖端的胚芽鞘能否生长”的问题探究 |
范文 | 李佳玉 1.问题的提出 我們在复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发现教材对去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有如下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在P46有关达尔文实验中提到:在单侧光照射下,去尖端的胚芽鞘不会发生弯曲(倒数第一段)。教材并未强调胚芽鞘不生长。而在P47有关温特实验中则提及: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倒数第9行)。 那么,去尖端的胚芽鞘能不能生长呢? 2.问题探究的过程 2.1收集资料、交流讨论 针对这一问题,我与同学们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工作。我们查阅了三种版本的生物教材,并就相关实验的描述作了比较: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版本中有两种说法。苏教版并未描述去尖端的胚芽鞘不能生长。 2.2作出假设 我们认为:去尖端的胚芽鞘也可以伸长生长,只是伸长的幅度较小而已。 2.3验证假设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们找到了相关的佐证材料。潘瑞炽和董愚得编的《植物生理学》(第二版)下册P2中提到:如果放置一块未放过鞘尖的琼胶小块,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就很少伸长(图6-2)。附原图如下: 从图中结果可以看出,C组去尖端的胚芽鞘长度也有少许增加。 另外在2010年北京理综29题也找到相似的结果。附原题如下: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从题中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A的浓度为0mg/L时),切段平均长度增加了3mm(原长4mm)。也就是说,去尖端的胚芽鞘也有一定的程度的生长。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去尖端的胚芽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生长。教材有关达尔文实验和温特实验中对去尖端的胚芽鞘分别描述为“不弯向光源生长”和“不能弯曲生长”比较合理些,也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4.体会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体会到了同学之间互助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也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植义,付尊英主编.《稳态与环境》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8-59 [2]汪忠主编.《稳态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2-43 [3]朱正威,赵占良主编.《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04.46-47 [4]潘瑞炽,董愚得编.《植物生理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