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高中化学谈食品添加剂的本源 |
范文 | 【摘 要】我们每天都在接触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就和它本身含有的主要化学物质有关,本文从高中生的视角来解读食品添加剂的本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食品添加剂;本源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243-02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许多不法商贩的滥用,各种食品添加剂横行,导致现在人们谈之色变。不过,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防止食物的腐败变质、增加食物的视觉和味觉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复杂,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甚至尚未可知。 我國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也是迫在眉睫。世界范围内,因为食品安全而爆发的疾病不算少数,但是,食品添加剂又早已存在于我们常用的食物中,像泡菜、腊肉等,这些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本源对它们进行审视[1]。 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1.1 食品添加剂的内涵 就我国目前的食品相关规定来说,食品添加剂总共有23个类别之多,根据产生的效果和用处的不同可以分为着色剂、膨松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等等。联合国卫生组织甚至为其做了专门的定义:即有意识地并一般以少量添加在食品中,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以及组织结构等的非营养物质。 公众说到食品添加剂就人人自危,其实这里面存在着很大的误解,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对食物中可添加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份量和种类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不良商家经常把违法添加剂的罪名也扣在了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混淆视听[2]。 当然,食品添加剂除了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或者相应的提取物以外,就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一般来说,即不能够保证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无毒害,也不能说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就一定有害,对于不同的食品添加剂,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的角度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本源。 1.2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第一,漂白剂。目前食品中添加的漂白剂一般是二氧化硫或能产生二氧化硫的物质,SO2+H2O=H2SO3,即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而生成的亚硫酸就具有漂白的作用,同时,亚硫酸盐能在人体内代谢成硫酸盐,最终从尿液中排出。但这类漂白剂与动物性食品混合后又会产生H2S,因此,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限制[3]。 另一种有毒的漂白剂,俗称“吊白块”,化学式NaHSO2·CH2O·2H2O,常温时比较稳定,加热可以分解出亚硫酸,起到漂白的作用,但是在高温时(110℃),又会分解为甲醛(NaHSO2·CH2OCH2O+NaHSO2),可使人发热头疼,属于有毒的食品添加剂。但是它的漂白效果更好,经常被不法商家利用。 第二,防腐剂。防腐剂的作用就是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较为常用的是酸性防腐剂,即通过调整食物的PH值,PH值越低,防腐效果越明显[4]。 一般而言,常用的酸性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以及丙酸,这三种酸性防腐剂的成本都比较低廉,所以应用较广,其中的苯甲酸,分子式为C6H5COOH,在人体中与甘氨酸进行反应生成马尿酸随尿液排出。山梨酸化学式为C6H8O2可参与机体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丙酸也是人体内的正常中间产物,可被代谢,基本无毒害。 第三,甜味剂。即赋予食品甜味的添加剂,其中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等。 其中,阿斯巴甜的甜度能够达到蔗糖的100到200倍,食用后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氨基酸,相关法规规定,其用量必须适量。与之相对应的安赛蜜,在人体吸收之后能快速的从尿液中排出,不会在人体中积累,并且和阿斯巴甜1:1混合使用时,效果更为明显。 人们追求的食品添加剂都希望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具体的不同种类、不同功效的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大小、使用剂量的多少等都有所不同。有的物质当浓度达到一定的剂量时才会显现出毒副作用,甚至有的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2 以辣条为例分析食品添加剂 辣条作为一种常见的休闲零食,主要的原料就是麦粉和辣椒,另外还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因为食品添加剂的原因,辣条变得额外的好吃,但好吃也不宜多吃。 在辣条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三类,包括防腐剂、甜味剂以及增香剂。其中增香剂大多数都是从天然的香料中提取,防腐剂多采用酸性防腐剂,如山梨酸、脱氢乙酸、丙酸、双乙酸钠等,甜味剂采用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5]。由于辣条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之多,剂量又相对较大,所以国家为了能够防止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于是对相应的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最大使用量进行了规定。2017年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防腐剂及甜味剂最大使用量如表1。 表1 防腐剂及甜味剂最大使用量 防腐剂 最大使用量 (g/kg) 甜味剂 最大使用量 (g/kg) 山梨酸 1 安赛蜜 不得检出 脱氢乙酸 0.5 甜蜜素 1.6 丙酸 2.5 阿斯巴甜 不得检出 双乙酸钠 4 三氯蔗糖 0.6 其中:防腐剂各种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列之和不应超过1 糖精钠 纽甜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根据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像阿斯巴甜、安赛蜜这些以前较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都不允许在食品中被检测出来,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食品安全。 阿斯巴甜的化学式为C14H18N2O5,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的人造甜味剂,进入人体后会被快速的代谢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甲醇在体内代谢成甲醛,如果大量摄入自然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6]。由于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在国际上的毒副作用原理还不完全清楚,所以最好还是将其列为禁用的行列。纽甜和阿斯巴甜类似,在体内都会代谢产生甲醇,虽然说比较微量,但是本身小孩摄入的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就较多,再加上其生理上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些微量毒素的摄入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未可知。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保证大家的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化学技术和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定要严格规定,遵照执行。另外,我们自身也要打好基础,不要一味地抵制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国家剂量和标准规定的,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摄入也是可以的,对身体没有害处。某些特定的食品中,如果缺少了食品添加剂根本就不利于保存,所以,我们要在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防止超标,严防违规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文,胡兴,丁花芳,等.国内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OL].分析试验室,2018(12):1478-1488[2018-12-07].https://doi.org/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8.0282. [2]刘春娟.辣条中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J].吉林农业,2018(23). [3]刘莹,贺舒文,杨绍晖,等.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化工管理,2018(32). [4]陈明岩,康明芹,刘洋等.食品添加剂不饱和脂肪酸单甘酯的测定与表征[J].粮食与油脂,2018(11). [5]吴涛.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8,(05). [6]牛丽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甜蜜素的使用情况及监管建议[J].山东化工,2018(20). 【作者简介】 满中舒(200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学历:高三在读,对于理工类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