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
范文 | 李志贤 【摘 要】本文在学习中学化学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调查当前化学素质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具体的实施案例,从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并实施新教学策略等角度入手,对素质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素质教学;课程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已成为经济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教师与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从而强调科学的过程及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得学生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将成为理解化学思想、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在新教学理念下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以科学探究为主,进行多样化的素质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重视实证资料,注重学习经验与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现状。 一、当前素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当前化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对教师与学生分别做了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对待新课程的问题 在对“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代思”的教学方式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落实教学的整体目标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已有新的认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关注。然而,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时,对知识技能的教学把握较好,但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仍显得有些吃力。 3.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对学生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学科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学内容,将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的经验及生活背景为基础,使得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与生活背景基础上,随处可见的化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相连,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二、中学化学教学的新策略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点策略: 1.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打破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界限,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生活与知识密不可分,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进而学习就会变成一项乐在其中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课堂形式变得生活化,使课堂活跃起来,在教学内容上须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到知识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让课堂更具有亲和力。对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我们更新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当今生活、技术、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新发展及新状况,把生活引入课堂,增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 其次,我们讲明知识的应用,强调各项知识在实际生活与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让学生明白知识其实就在生活与实践中,如此一来,知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最后,我们表明知识的来源,展示知识的产生及创新过程,通过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需要,得出理论知识,并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判断问题与所学的哪些知识有关,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2.寻求各种交往互动,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它的实质就是交往。只有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没有师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交往,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是平等对话。平等对话也就是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他们主动发言、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他们之间相同的权利,用各种方式平等对待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及情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二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情感需要。如果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就会有归属感,进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是共享知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共享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注意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以一种超越且理智的态度,面对并汲取他人的知识。学会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做到知识共享,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成长的活力。 三、新教学方式的实施 化学新课程的教材建议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这一建议,打破了过去按照化学知识体系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格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化学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以原电池的教学改革为例,分析如何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化学素质教育。 在学习原电池这一内容时,我们采用了如下教学方式: 首先,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物品設计一个原电池,探讨原电池的构成及如何装配原电池,从而引申到原电池的一般原理与构造;其次,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镀锌铁及镀锡铁,通过观察生活所得的经验,得出不同镀层的铁抗腐蚀能力的强弱,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出一般结论。 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活跃地参与实验,提高了化学实验的能力。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意不断,还能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像这样走进生活与社会的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最好方式,不仅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有机地融合,而且在实验中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策略与实施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不存在照搬已有的模式,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我们采取的策略与措施,只是从一个角度粗略地描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化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充分体现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研究的真实化学问题,以及化学知识生成情境等,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