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教育民主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探析
范文

    凌宏明

    【摘 要】本文基于教育民主视角探析了当下课堂管理策略:约定俗成,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公约;以生为本,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围;以退为进,赢得问题解决的广阔天空;理性应对,探寻两心相悦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教育民主;课堂管理;策略

    当下学生的道德观念、是非评价观、价值观的取向,思维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种种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传统教学观的约束与现代意识的开放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滞后、育人方法与手段单一、评价机制改革的缓慢等问题,可供家长、教师解决问题学生的有效对策较少。实践也证明简单、粗暴、野蛮、棍棒式的教育对转变问题学生没用,也不能用,苦口婆心式的反复说教更是没有实质效果,表扬不能太多,批评不敢太重,种种超乎寻常的状况着实让人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心理得不到疏导,修养得不到提升,师生间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的升级,矛盾激化成极端事件也就成了可能。

    基于教育民主管理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是以尊重学生人格为核心,尊重学生情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人权为目标,为构建有效课堂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策略支持,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前提与保证,是为学生成长护航、促进学生健康生长的重要途径。

    一、约定俗成,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公约

    目前在课堂管理中仍存有二种极端,一是部分老师过分依赖通过权威式的管理和惩戒手段来纠正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愿来管理学生,将学生包裹在严厉管控之下,容不得学生犯丝毫的“错误”,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严重压抑和扭曲。二是极少数老师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避重就轻,不管不问的“放羊式”懈怠管理,全然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其在学生心目中威望较低,班级的许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学生的心思自然不在学习上,反常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偏激情感得不到合适的宣泄,造成班风、学风较差,与任课老师的关系紧张对立,甚至出现故意、公开顶撞老师的冲动行为。

    班级公约是维护和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是为班级成员量身定制的义务、权益等,是大家必须共同遵守并维护的班级规定,是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措施。一个好的班级公约,更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在班级公约的制度保障下,班级成员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你追我赶,更能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团结协作,合力发展。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律和个人责任意识。公约是班级的“法”,具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权力的制约性,因此无论是谁触碰规则均要受到事先约定的“惩戒”。笔者曾经因为学生的坏习惯而着急上火,说了一些过激的话,但事后我能主动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与学生道歉,并且主动接受“打扫教室一个星期”的劳动惩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践行了“规则之下人人平等”的规则意识,维护了公约的公正、公平,感染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心。

    二、以生为本,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围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老师的尊重与肯定,他们的心理的满足感、愉悦感就自然增强,学生自然就会主动亲近老师,喜欢上老师,乐于与老师交流和沟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习的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能力得到有效地释放。被冠以“都是为学生好”、“爱学生”名义下的“棍棒之爱”“强制性的爱”“施舍性的爱”等过当行为,只会招致学生的变本加厉的逆反和抵抗。

    数学天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从小性格孤僻,不合群,经常旷课,从没有完整地學过一门必修课。但是他的老师和家人没有因此抛弃他,鼓励他做喜欢做的实验,使得他能在学校继续学习,继而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命运坎坷,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又突患精神分裂症,他的导师、朋友、家人依然尊重他、宽容他、爱护他,在这样的氛围中,约翰·纳什逐渐康复了,并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追问我们的教育是到底为了什么?教育,就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教育只有站在人性的高度,懂得尊重、珍惜人,发现不同人的独具特点的才能与潜质,予以呵护和培养,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博大”与“本真”,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功能的多元性与创造性。我以为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一定要怀着“尊重学生”的崇尚之心去培育我们的学生,呵护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解除束缚心灵的镣铐,助推他们得到受益终生的成功体验!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未来,也许下一个约翰·纳什就会在我们手中诞生!

    三、以退为进,赢得问题解决的广阔空间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定是容易犯错的,面对同一错误有学生还会屡教不改,碰到这样的难题该怎么办?与成人相比,孩子们的价值取向与德行修养还显得幼稚和不成熟,因此试图让处于成长激变期的孩子通过您的一两次谈话、交流、沟通、矫正等方法,来改变他们目前的状况是不现实的。犯错与马虎是孩子的天性,试图纠正、改变学生朝大众价值观认可的方向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我们老师要做好耐心等待的心理准备。

    妥协、退让不仅是让步,更是一种包容,是一种等待教师适当“妥协与退让”。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拉平立场不同的偏差,为学生留有自我反省的空间和时间,理清事实的本真,缓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更好的生长,是教育的智慧。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曾经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里,有孩子有多动症,有经常打人的,甚至还有天天抽烟的。面对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形成坏习惯的“不良少年”,李老师没有一味地强制这些孩子“立刻、马上”改正,而是通过一个民主的方式,让学生从开始“能不能克制自己在一个星期有两天不打人”到“一个学期不打人,并与学生友好相处”,从“能不能一周只吸一次烟”到“每月抽一次烟或只抽半支烟,直至完全戒掉”这样看似滑稽但非常有效的策略,为学生搭建不断进步的阶梯,恢复学生创造成功的信心,让学生享受获得成功的过程。

    四、理性应对,探寻两心相悦的最佳途径

    课堂上总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突发的情况,如学生公开顶撞老师,故意大声讲话,与同学打架等,遇到这样的事总让我们老师很生气,有时因处理不当,还会使老师很狼狈,挫败感十足。面对这样的偶发事件,老师首先要保持镇定、冷静,切不可意气用事。对于轻微的违纪行为,教师可以采用非言语的信号作出暗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走到学生附近,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领会并纠正自己的行为。对于较重的,老师可以采取以言语、谈话、劝诫、安抚的方式“请”学生停止不良行为,比如教师可以故意暂停讲课、故意沉默一会,也可走进该生身旁俯下身子在其耳边亲切地嘱咐“有事课后我们再聊”等方式进行“冷处理”。忌用

    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学生,不用轻蔑的眼光打量学生,即便学生的行为的确令人恼怒。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即使学生触犯了严重的错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均有相关条款规定,红线不可触碰,要相信自己还能找到一条更合理、有效的办法去“教化”学生。

    批评孩子一个短处,远不如去发现孩子一项长处。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问题的归因,帮助学生找准问题的症结,采用“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的处理方式,因势利导,给以信任、鼓励和安慰,给予学生改过立新的机会和希望,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护与温暖,并能与老师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信赖感。当然,在表扬学生时,尤其是面对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时,慎用无原则的赞赏、无底线的“忍让”或物质、荣誉的“贿赂”等。

    提升課堂管理的技能需要老师不断的学习、思考、钻研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不能抱着一层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老套方法一管到底,一条道走到黑,单一的或固定的套路不足以应对和解决“熊孩子”的成长烦恼。教师要熟练驾驭课堂,就必须正视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从实践中预测问题、分析情况、找出解决问题办法,并对问题的出现加以反思和研究,主动促成个体的成长和职业成长,将课堂管理带入科学、有效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境界,让我们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著.《教育的智慧》[M].青岛出版社,2014年

    [2]肖川著.《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岳麓书社出版,2014年

    [3] 申继亮、 赵景欣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