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Task课型的任务型写作教学 |
范文 | 王七林 【摘 要】任务型教学理论是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理论。笔者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特点,以Task课型为例,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于写作教学,初步探讨了任务型写作教学一般的教学程序和基本操作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写作教学;教材;課型 英语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它有三个特点:以话题为主,用目标语进行活动(情境);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为目标(教师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活动(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是目前国际上外语教学界广泛采用的一种语言教学思路。笔者多年来结合教材将该教学理论运用于初中写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译林版教材及Task课型分析 译林版教材针对以往初中生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写作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用词匮乏、句型语法乱用,条理思路紊乱等问题,在单元最后一课中设置了写作教学课时Task,其目的是针对单元话题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系统培养。每一单元的写作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初一到初三的Task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通过各种手段化解难度,以此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它通常是以下结构: 首先,提供一个范文的写作过程。范文不一定是完整的,有的是通过对呈现的材料分析之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呈现材料的方式多样,如:与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简介、流程图、表格、调查表、资料单、网上信息、计划、笔记、书信、通告、海报、图片等等。完成范文的形式也不一。有的是从呈现的材料中提取信息,直接将空缺的范文补充完整;有的是对呈现的材料进行框架结构分析之后,再把范文补充完整。然后,学生根据范文的写作过程,独立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亲身经历,完成单元的写作任务。 这种基于范文和主要信息的写作方式,教会了学生如何写作,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在写作时思路清晰,行文连贯流畅。另外,这样的方式也突出了写作的交际性和目的性以及在语言选用上的适用性、得体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写作成为真正意义的交流,而非语言的堆砌,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目的。 Task是译林版教材每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本单元学习成果的有效检验形式,是语言输出的笔头展示。所以,本课型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整个单元知识与语言点,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 二、任务型写作的教学程序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程序通常是:教师先探讨新的话题,并介绍新的词汇和短语,然后学生结对或分组完成任务,最后通过口头或书面报告任务结果。笔者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和译林版教材的特点,进设计出了以下的任务型写作教学程序。 (一)Pre-task(任务前) 从教的角度来说,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它关系后面学生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它通常包括介绍任务,学习范文,掌握词汇句型,撰写提纲,口头作文等活动。 Lead-in(导入) 译林版教材每单元的写作任务在第一课时Comic strip(卡通漫画)中就已呈现,所以很多教师认为在进入写作课时无须引入。但是由于英语写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对其有畏惧感。任务型教学往往注重在输入语言材料之前,激活学生己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把该语言的使用环境及与话题有关的思维脉络、思维发散的方向也同时提供给学生,循序渐进降低难度。当然,每个教师都可能有不同的引入方式,但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联系单元中的有关内容,强化单元的模块意识。教师是学习的启发者,要注意从学生的视角思考,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投入到下面环节的学习中。 In-put(输入新的语言材料) 指为写作出范文提供的材料,如与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简介等。这里包含了许多新的语言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地教授给学生。教师既是写作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运用的检验者。 Practice(新语言材料的练习) 该环节对为写作范文所呈现的材料以各种练习的形式进行强化,以便写出范文。 (二)Task cycle(任务环) 这是任务的执行阶段,学生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交际性任务,即进行与主题相关的自由写作,并将写作成果进行展示。 在完成写作任务时,教师要根据任务的内容难易,灵活地采取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保障写作效果。尤其对小组合作写作,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如成员的分工、参与方式、成果展现形式等要落到实处,以免出现小组合作写作变成一人或几人包办的现象。教师在活动中要四处巡视,充当困难的帮助者、活动的调节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保障任务的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写作成果的展示形式很多。课堂上最有效的是投影仪或黑板展示、学生诵读汇报和班内传阅等,这样能及时发现大家的共性问题,便于进一步的修改。课后的展示如张贴在班级墙报、学校的专栏中等等。实际上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作品编成成长档案或是作品集装订成册,让学生在分享和回顾中体验成功,享受喜悦,学生的非语言特质等一些隐性能力也会有很大提升。 (三)Post-task(任务后) 主要侧重对学生写作过程和结果做一些描述性、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是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可以是口头也可是书面。但需注意的是,评价中要学会欣赏和肯定他人的点滴进步,全面评价他人的发展,使被评价者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鼓励,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由此产生继续学习写作的动力,促使语言发展从量变到质变。 当然,任务型写作教学的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挥而就的,它需要一线英语教师的执着努力和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