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技巧研究 |
范文 | 方铜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德育技巧;渗透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重视对知识点的传授和地理规律的研究,同时也要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是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有力抓手。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得到有效的重视,地理学科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就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地理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渗透德育是强化形势教育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原材料的过度发掘、环境保护意识的滞后等,造成了影响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将会呈现昙花一现的状态,此外,环境带来的恶果也会祸及子孙。在地理教学中强化德育,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责任感,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内容。 2.渗透德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理念成长的关键时刻,一些片面的观点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过于追求经济指标而忽略环境承受能力,先发展后治理等等,这些方面的错误言论会对学生人身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误导。因此,结合地理教学强化德育工作,能够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正确的观点,这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3.渗透德育是培养环境意识的需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环境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其深入剖析各种疑难杂症,强化人地和谐意识,因此,教师应通过持之以恒的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步养成环保意识。 二、强化技巧研究,将德育工作渗透于地理教学中 广大教师在设计与组织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技巧研究,将德育工作与地理教学及课外拓展活动紧密结合。 1.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为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在課上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工作的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教育中,笔者要求学生专门针对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了解近几十年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保护没有同步跟上,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影响到水土的资源,而且对生物的多样性也产生了影响。经过这样的资料收集,学生也越发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紧迫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资料收集的过程,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2.在师生互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我国在地理学科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在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作用之外,还大力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一系统弥补了国内空白,牢牢掌握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核心技术,广泛运用于国防、军事以及部分的民用领域,使中国在这一行列走在世界前面。学生从这一典型案例中,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成果,增强了爱国自信心。与此同时,笔者还结合当前世界关注的中兴事件,从核心技术芯片受制于人这一事例拓展开来,教育引导学生要大力自主发展科技,深刻明白国家富强科技当先行,“等”“靠”永远换不来先进的技术,只能受制于人,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3.在难点问题攻坚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在一些难点的理解分析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点拨以及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分析理解效果,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渗透德育工作。在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水文、生态等不同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环境的主要表现,同时和学生共同分析城市化进程,是人类发展中不可逆转的一个阶段,如何处理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增强了学生对人地协调理念的认知。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完善规划、采取替代措施、合理分布产业人口等,使城市化进程更加科学地前进,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保持和谐稳定的关系,这对提高学生人地协调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形成科学发展的思路都有重要影响。 4.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地理教学工作中,课堂是主阵地,课外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工作,并在拓展活动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人口合理”的容量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外走访当地卫计委,参观人口文化展览馆,了解建国以后我国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所对应的发展形势、人口水平,使学生更加科学地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重要性及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对中国阶段性实现计划生育,以及后来单独放开、全面放开二孩等一系列决策的正确性,有更加精准的认识,从而消除了社会上部分对计划生育政策曲解的思潮,使学生对现行人口政策更加拥护,在思想上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理念,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几点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广大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需求,认真发掘,使地理教学更具思想性、引领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坤灵.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1) [2]乔宏伟.高中地理“学科德育”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24) [3]吕福平.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8(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