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微 |
范文 | 刘以华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构建民主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养,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思考、体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从整体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自主学习等角度阐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等关键能力,让其形成自律、尊重、认真的必备品格。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理解问题,能将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相融合,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去感受物质的多样性,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拥有变化平衡的思想,认识到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知道物质变化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有新物质的生成,也是可以调控的,要学会动态地分析物质化学变化,借助反应原理去分析问题;具有证据意识,能运用模拟去解释现象,揭示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让他们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依据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责任意识,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节约资源,学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整体教学,建构联系 知识不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教师要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零散的知识能串联、整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知识变得结构化,从而能将所学知识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可以运用知识树的形式将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并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也可以运用概念图的形式,用不同的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还能添加新的概念。教师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知识间的联系,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散。 如在《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一课的教学中,教者从含量(地壳中含有26.3%)、存在(化合态存在)、结构(原子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化合价(+4价)等方面呈现硅的思维导图。在学习SiO2时,教者从稳定性(不与水、一般的酸反应)、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CaO反应高温下生成CaSi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2与H2O)、特性(与HF反应生成SiF2气体与H2O),具有弱氧化性(与C反应高温生成Si与CO气体)。思维导图的呈现,能将繁杂的知识联系起来变得简单易于记忆理解。 二、情境教学,促进感知 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媒介是情境,学生在阅读、实验、建构等情境中能促进认知,能打开通往素养的大门。知识如同是盐,味咸,但如果融于情境的“汤”中就会易于理解消化,知识过于符号化会显得过于僵化、过于抽象,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不易于学生的消化吸纳。只有经过情境化的处理,才能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要建立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合适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教师要将化学知识融入环境、生产、生活之中,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从实践中习得知识的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如在《乙酸》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食醋是如何酿成的?并向学生讲述黑塔跟父亲杜康学习了酿酒技术,因“祸”得福,酒糟存到二十一日的酉时,形成了酸甜兼备、味道极美的醋。醋的主要成份是乙酸,乙酸又称为醋酸,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分子结构,教师从生活中熟知的调味品——醋的由来入手创设情境,使学习内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教师也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创设情境,让学生去用眼观察、用手触摸,变抽象的内容为形象直观,调动其探索欲望。教师要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让新知成为旧知的拓展与延伸,让旧知得到重新转化,成为学习新知的“中转站”。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诱导他们去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如在《乙烯》一课教学中,教者播放“可以吃的矿泉水瓶”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发明这种可以吃的礦泉水瓶?学生都知道塑料难以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它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教师播放视频能给学生带来视听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到乙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升学习乙烯的主动性。教师要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去阅读、思考,了解化学史实,感受化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教师要丰富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情境的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联系起来。如在《治理大气污染》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雾霾天气,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防雾口罩有防霾效果吗?教者以问题情境诱引学生以科学探究之心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向学生呈现显微镜下雾霾的视频,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雾霾,学会用物质组成去解决宏观雾霾现象的问题。 三、活动教学,提升素养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静坐听说的过程,而是学生投入到体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感悟,促进知识向素养的转化。学生的活动既有双手、身体的参与,也要有大脑的投入,是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相融合的过程,是知识建构、思维发散的过程。化学学科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实验的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前要熟记环节、了解注意事项,顺利地开展实验,实现其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化学实验既有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有学生的分组探索、独立动手实验,实验中的现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也可以开展研究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的视角向外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如学生在做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后,教者让学生将废液收集起来,带回家去浇灌绿植,并观察其生长情况,能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素养。 教师通过活动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一课中,教者以“滴水生火”的魔术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去探寻其中的奥秘,这个实验能帮助学生形成崇尚真理的态度。教者让学生观察金属钠的切面,思考其颜色为何会发生变化,并尝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让学生了解工业上用电解熔融NaCl来制取金属钠,提升学生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意识,能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四、自主学习,提升潜能 自主学习能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能使学生摆脱依赖,逐步走向独立。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学”是被动、复制、跟随的“学”,没有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思考,是一种被异化的“学”,学生会对学习逐渐产生厌恶之情。学生的“主动学”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发自内心对学习的喜爱。自主学习不仅是学生愿学,还要会学,能自我拟定计划、自我调整方向、自我强化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教师要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将课堂实实在在地交给学生,要力求少一点包办,多一点自主;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实践;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沟通。教师要多关注学生,让他们多质疑、多实验、多表达,因为学生在讲、练、思之后会收获颇多,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质疑小组、最佳答辩小组、最佳展示小组。教师也可以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留出一半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去静心思考、参与讨论,促进知识的内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讲授,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弱化了学生的个性,教师要赋权于生,让学生发挥更大的能量,承担应尽的责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顺应生性,释放学生潜能,发掘学生学力,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查阅资料,参与讨论、走访和实验,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能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运用化学思维分析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发挥导学作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获得能力的发展与素养的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