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学生言语品质从“回答问题”开始 |
范文 | 蒋岳庆 言语学习需要环境,课堂就是言语学习的“主环境”。但教师往往忽视了一个提高学生言语品质的关键节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言语品质不高时,应即时指导与提升。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告诉我们:学生言语品质的提高是指学生的言语具有“清晰、丰富、深刻、敏锐、独特”五大基本特征,言语品质的提高既是学生语言系统的优化,也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1]。本文拟从上述五个特征去描述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问题1:回答问题呈散点状,学生言语缺失清晰的条理 现象描述:蘇教版《语文》第9册《莫高窟》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有什么特点呢? 生:老师,它们都是慈眉善目的。 生:彩塑还有强壮勇猛的特点。 生:我觉得彩塑也有威风凛凛的特点。 …… 细致研读课文不难发现,学生的回答是散点状的,缺少清晰的条理。他们只是抓住了某一类彩塑的特点,没有理清课文对彩塑的描述顺序。此小节的核心价值不只是彩塑的特点“这个答案”,更应学习文本的表达顺序、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表达清晰有条理”的言语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指导: 师:同学们,课文写彩塑是有顺序的,谁能按照顺序来说说彩塑的特点? 生:菩萨慈眉善目、天王威风凛凛、力士强壮勇猛、卧佛神态安详。 师:这些彩塑又是围绕哪句话去描述的呢? 生:围绕“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这个中心句。 师:这小节的结尾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连成一段有条理的话来说一说。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回答不再是散点的、混乱的,他们学会了按照总分总的“格式”,按照描述的顺序去回答问题,言语表达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问题2:回答问题用短语式,学生言语缺少丰富的内容 现象描述:苏教版《语文》第8册《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艄公是个怎样的人啊? 生:胆子大。 生:机智的人。 生:沉着冷静。 …… 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但却是“枯燥、干瘪”的短语,课文中“优美而精准的词语和句式”没有得到积累和运用。而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生活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为自己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对提高言语品质至关重要。此时,就需要教师去点拨提升: 师:同学们,请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艄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比比谁用词生动,回答精彩。 生:艄公让我想起了“艺高人胆大”。 生:可以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来形容艄公。 生:艄公是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黄河主人,他在充满惊涛骇浪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这样,学生的语言变得丰富了,“短语式”回答变成了“生动的谚语和精彩的句子”,学生原有的积累和课文中的词汇、句子得到了运用。 问题3:回答问题过于肤浅,学生言语欠缺深刻的理解 现象描述:苏教版《语文》第11册《小草和大树》教学片段。 师:骚塞说“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你们知道“小草与大树”指什么吗? 生:夏洛蒂姐妹是小草。 生:大诗人骚塞是大树。 …… 如果仅仅是这样理解就显得肤浅、狭隘了,肤浅而狭隘的理解直接导致学生言语品质的低下。在本课中“小草与大树”起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自然界中的小草与大树;二是课文中的夏洛蒂姐妹与骚塞;三是平凡的人与有成就的人。因此,此时的教学不应只追求答案,而应着眼于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品质。 师:文章中又说:夏洛蒂姐妹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里的小草与大树又该如何理解呢? 生:我觉得这里的“小草与大树”是指夏洛蒂姐妹用钢铁般的意志让自己从平凡的人变成了有成就的人,所以这里的小草指平凡的人,大树指有成就的人。 理解是否深刻直接决定学生言语的质量,当学生把对文本深刻的理解转化为外显的言语时,言语也会具有深刻性的品质。 问题4:回答问题辞不达意,学生言语匮缺敏锐的感悟 现象描述:苏教版《语文》第12册《三亚落日》教学片段。 师:“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同学们,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生:人们没想到三亚落日这样美,所以他们感到惊讶。 生:三亚落日美景的时间很短,只有“一瞬间”。 …… 由于匮缺了敏锐的感悟,学生并没有领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辞不达意的言语表达显然无助于言语品质的提高。就这句话而言,“生怕”才是关键词,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不只是“三亚落日的美”,更想表达自己对三亚落日无与伦比的喜爱,喜爱到“害怕失去,害怕一眨眼就再也看不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回到文本,回到语境”去感悟: 师:请关注“生怕”一词,生怕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担心害怕的意思。 师:同学们,既然三亚落日如此美,作者为什么要担心害怕啊?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生:(学生边读边思)哦!老师,我明白了。正因为三亚落日美妙绝伦,作者才“生怕”这样的美景会在眨眼的一瞬间消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深深的喜爱之情。 “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 [2]立足文本,细读深思,这样的感悟才是“有根、有法、有发展”的,这样的言语品质才是敏锐的、灵动的。 问题5:回答问题人云亦云,学生言语缺乏独特的思维 现象描述:苏教版《语文》第10册《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五谷可以用“长”,表示生长的意思,歌谣怎么也用“长”呢? 生:老师,长歌谣的“长”是产生的意思。(教学辅助用书里的标准答案) 生:这里虽然用“长”,但意思不是生长,我同意李同学的观点。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缺少了独特思维的言语是没有魅力、没有品质的。就此教学环节而言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真情表达,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师:对啊!既然这里的“长”是“产生”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产生”而用“长”呢?老师很迷惑,谁能帮我解开这个谜?(课堂一片安静,随后学生窃窃私语,讨论起来。) 生:老师,我认为这里的“长歌谣”也可以理解为“生长出歌谣”。因为歌谣也是有生命的,像五谷一样也是从家乡的“土壤”中长出来的。 …… 语文学习的本义不仅是学习知识,还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品质、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 朱琰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 [责任编辑:陈国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