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环节衔接的实践研究
范文

    江振科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下,在课堂内按照复习课各个环节进行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环节衔接研究对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去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衔接。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组合与统一,形成更具有可操作性、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环节;衔接

    一、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环节衔接现状

    (一)衔接缺乏自然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含糊,在引入复习或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缺乏自然,各知识点衔接语设计缺乏针对性,导致复习导入浪费了很多时间,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低。

    (二)衔接缺乏艺术

    在复习课教学中,有的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感到乏味,且越学越不爱学。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有的教师没有精心备课,对教材不熟悉,上课离不开教案,讲课照本宣科,课上得不生动,没有趣味,缺乏艺术性。

    (三)衔接缺乏逻辑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更要体现逻辑性,而有些教师在复习课中衔接没有逻辑性,想到什么讲什么,课本的练习也是按照顺序做,没有一点思考,这些练习的设计有没有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去考虑,只是把练习草草的讲,讲到那算到那。如果有关数学知识没有形成网络,数学概念容易混淆,技能技巧难以形成。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环节衔接探讨

    现以《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课为例,探讨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环节的衔接问题。

    (一)回顾旧知,形成整体印象

    在上完一个阶段的课后引导学生回顾这个阶段所学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自然地引入整理复习。如《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回忆的:

    师:经过前段时间学习《因数与倍数》,现在看看谁能具体说说学习了什么内容?看哪位同学记忆力最强?

    1.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贴磁力知识卡:因数、倍数;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通过回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以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设疑问难,理清知识网络

    通过整理、归纳等方法将有关知识衔接起来,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在《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一课中,我们是这样进行的:

    师:同学们,怎样整理《因数与倍数》这一阶段所学的概念,才能简洁、有序地体现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呢?

    1. 分组整理

    (1) 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举例说明

    在3×9=27中,(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 你对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了解?

    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③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是相互存在的,不是独立存在的。

    (3) 2、3、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是质数、合数?

    2. 对比整理

    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奇数和偶数;按因数的个数:质数、合数、1。

    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弄清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三)设疑辨析,澄清模糊认识

    通过设疑辨析,对容易模糊、容易出错的,加以区别异同。在《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一课中,我设计以下容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辨析:

    师:看谁有孙悟空的本领,能够分清谁是良民?谁是妖怪?

    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说它对或说它不对?

    1.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4. 在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5. 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6. 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 )

    通过设疑辨析,引导学生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因数与倍数的所有概念。

    (四)巧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独立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在《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以上的整理,我们已经将因数与倍数中的有关知识形成了知识网络,并区别了容易混淆的概念,现在看谁能灵活地全面地掌握因数与倍数这一阶段的知识。

    1. 基本练习

    (1) 写出18的因数和倍数。

    (2) 5 9 14 15 18 20

    21 24 30 45

    上面这些数中,奇数 ;偶数 ;5的数 ;3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是2、3、5的倍数 。

    (3) 把下面各数填在合适的圈里。

    2 5 9 14 19 21 23 36 41 57 87 99

    (4) 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又有因数5,这个数是( )。

    2. 运用练习

    (1) 在□里填上一个数,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23 8□4 3□04 6□1□

    (2) 在□里填上一个数,使每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 45□ □0

    (3) 两位数“5 □”是2的倍数,□可填的数字有 把所有合适条件的数字都写出来。

    (4) 选择题

    ① 3和9都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② 8和9都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③ 2和3都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④ 如果a是合数,那么a的因数至少有( )个。

    A. 1 B. 2 C. 3 D. 4

    3. 综合练习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9=( )+( )

    15=( )+( )

    21=( )+( )

    39=( )+( )

    (2) 猜一猜,王老师手机号码是多少?

    A B C D E F G H I J K

    A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 是3的最小倍数;

    C 是最小的奇数与最小的合数之和;

    D、F 是最小的自然数;

    E 既是7的倍数又是7的因数;

    G 最小的质数;

    H、I 是最小的合数;

    J 是6最大的因数;

    K 是最小奇数。

    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逐步形成技能、技巧,起到了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