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有效教学策略 |
范文 | 王群芳 【摘 要】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理解数学、用数学,通过探索实践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教师把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策略,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学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注重实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该领域知识和理论体系尚未成熟,教师习惯用一般数学课的设计思路,这偏离了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育宗旨。如何让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教学更有效?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选好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的内容 1. 所选的内容要具趣味性 趣味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在设计活动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内容的“新、奇、乐、趣”,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时,内容力求新颖、生动,形式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选的内容不一定要按教材提供的素材,可根据本班学习情况设计,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设计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使趣味产生兴趣,兴趣增加热情,热情提升欲望,欲望催发行动。 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学完第一单元《单位长度》后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可以创设“名侦探柯南”——根据脚印破案的情境,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兴趣。本节课需要测量拳头一周的长、脚长、头长、一拃长、一步长、双臂平伸的长、身高的数据。对于二年级的小孩来说,教师讲如何测量这么多项的数据,他们是难以集中注意力来听的,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看微课后再进行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2. 所选的内容散发数学味 数学综合与实践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的,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所选内容让学生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基础上,通过用数学的过程来拓宽知识面,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大程度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要完成一个数学活动,学生往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也就是要解决与活动相关的许多数学问题。如,在六年级下学期学习圆柱的认识后,布置学生包装礼品盒,要求每位学生找一个圆柱形的盒子,用彩纸包装,再用彩带包扎装饰。学生一听到可以自己亲手包装礼品盒非常高兴,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在具体包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需要多大的包装纸?要先量出圆柱形盒子的哪些部分的长度?裁剪中应考虑到圆柱的底面有什么特征?侧面又有什么特征?需要多长的彩带?如何计算?”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实践活动碰撞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把一个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解决了,才能完成看似简单但又复杂的实践活动。 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图形面积计算及测量方法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有效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生活智慧和已学的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内容不仅有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更是融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设计活动于一体,大大提高了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效率。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实践情境,自主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导等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中解决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情境,创造良好的条件,留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 如教学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堂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圆柱形,另一张坚着卷成圆柱形。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大吗?猜一猜再计算。”大部分学生猜的结论是一样大。学生有个定势思维,即两张纸面积一样大,围出的圆柱的体积也会一样大。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猜想、动手实践、计算、比较和验证。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时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验证此结论。学生时而认真剪拼,时而埋头计算,为了验证结果,全体同学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教师对每次活动进行充分的考量,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可见实践活动不是单纯的活动,而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成长,真正实现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的有效性。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要从过去那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或出现探究上的偏差,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虽然每次活动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实践或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数学素养。可它涉及许多学科知识,是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很有必要。教师在组织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前,要让学生明确实践的目的和任务。活动有指向性,突出数学课的数学味,不仅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更注重实践活动的内在品质,并引导实践活动的深化,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語化逐步转向思维的抽象转化,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 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需要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不但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听取、尊重别人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和学生之间既要分工,又要有交流、互动。学生之间也要互动帮助和启发,积极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建民.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6). [3]王强强.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记录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