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探究 |
范文 | 张广强 【摘 要】课后作业练习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仅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必须贯彻于作业训练等各项课外学习活动中。目前,课后作业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缺乏针对性、探究性。而且因为作业量过大使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付;老师没有时间研究性地批阅,往往是简单查看对错。这些状况不仅使课后训练难以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提高效率;优化评价 有读书学习,就必然有作业练习。课后作业练习是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仅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必须贯彻于作业训练等各项课外学习活动中。 多年来,人们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普遍忽略了课后作业练习的研究和改革。当前课后作业一方面是过多过滥,学生忙于应付。另一方面是效率低下,大量的作业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缺乏针对性、探究性。而且因为作业量太多使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付,老师没有时间研究性地批阅,往往只是简单查看对错。这种状况不仅使训练难以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我们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后作业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科组开展了一次热烈的教研活动。 一、优化课后作业练习,提高作业练习的效率 活动中,每位数学教师都有同感:现在还是“以分数为重”,绩效离不开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对课后作业的合理安排,大搞题海战术,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精心地、科学地设计课后作业。 1. 提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 课后作业设计要注重其趣味性,把知识点融入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动有趣的课后作业取代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 例如:在解决问题用“去尾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教师设计了这道题:美心蛋糕店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这道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且小孩子都喜欢吃蛋糕,在解决这道题时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既解决了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把握课后作业的适度性 许多教师总是认为,多做几道题总比少做或不做要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常常对某个知识点做反复的练习。这种操练式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会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解决“工程问题”这一类的题目中,有些老师会出十道八道的题目让学生去练习,这样下来,不但达不到原来预想的效果,还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学习。 3. 加强数学作业的综合化 数学是“一门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作业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并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例如,在练习解决“分数应用题”时,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个题组的练习。(1)商店运来12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多■。运来多少千克梨?(2)商店运来120千克苹果,比运来的梨少■。运来多少千克梨?(3)商店运来梨144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多■。运来多少千克苹果?(4)商店运来梨144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梨少■。运来多少千克苹果?设计这组练习题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刻地体会到知道“1”可以用乘法计算,求“1”可以用除法计算。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找出“1”是解题的关键。 4. 提倡数学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之间有各方面的差异,学习成绩更有好差之别,统一布置作业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时间长了,差生就会降低做作业的兴致,视作业为负担而应付、拖延;优等生就会感觉作业太一般,得不到更好的训练,从而敷衍了事。为了兼顾到各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术能力题,布置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应分别指定哪些要完成、哪些可以选择完成、哪些属于较难的补充题,对优生、差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分出层次,既有利于优等生智力的开发,又照顾了差生。 总之,教师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不仅能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而且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展个人特长,提高自身素质。 二、优化作业的批改和评价 要保障作业练习的效益,必须切实改变以往匆匆忙忙批阅、简简单单讲评的做法,深入研究和积极改进作业练习的评价办法,以充分发挥作业练习的训练、检测、导向等功能。 1. 要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 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判断对与错、好与差,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发生差错的原因,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提倡教师准备一本专用笔记本,写作业批阅札记,在每次批阅作业后简要记录下典型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想。 2. 要加强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教师不仅要校对作业练习的正误,更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維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失误、改正失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散迁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评时,要及时总结,肯定学生学习上的进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要善于抓住典型分析问题,归纳方法,并适当进行变式训练。同时,不只是在课堂上统一讲评,还要加强个别指导,应在作业本上多作指导性、启发性的批注,如“想一想,是方法错了,还是运算失误?”、“再想一想,这道题究竟要你分析什么?”、“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更快捷的解法”、“这段时间你进步了,继续努力,相信你有更大的进步”、“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能把字体写好一点,你将会是一个更加可爱的孩子”等等,这样的批注体现教师的耐心、细心,及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 3. 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如教师批阅后先让学生自己订正,教师再进行二次批阅,进一步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然后教师再抓住典型讲评,这就是一个再探究、再学习的活动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点评练习、分析问题,以及交流自己的作业练习的经验和问题。也可以在平时开展一些作业展示交流活动,在展示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备课、上课的检查评价,但对课后作业练习关注不够。教师要把作业练习的设计、批改和评价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