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
范文 | 胡婷婷 【摘 要】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苦苦思索着减轻学生负担、增强教学实效的途径。对于如何才能“减负”而不减教学质量,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作业设计”。作业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复习、理解、消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减负中实现增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策略 一、作业设计要“精” 作业的设计要“精”。作业设计的“精”,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作业量,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设计作业。 1. 精炼在数量上 作业设计量要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所谓精选数学练习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课本和练习册中,精选练习题,或者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练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保证练习题的“质”和“量”。这两方面决定了数学练习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2. 精炼在内容上 作业设计内容要几经思考,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量避免烦琐的运算。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练习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练习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恰似教师经过潜心烹调后,奉献给学生的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二、作业设计要“新” 所谓“新”,指巩固性练习必须围绕“新的知识点”设计作业。可将学生所学、教师所教的新知识或某一关键内容从整体中分离出来,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或突破重、难点的单项练习,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最主要的一点上去。 1. 形式上“新”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 张大伯用24米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栏(如下图),要想围得最大面积,最大面积是( )平方米。 这道题学生容易受“周长一定,正方形面积最大”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其实篱笆只围了3条边,这里并不能用“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差越小,面积就越大”这样的定理来判断。 2. 内容上“新” 传统的练习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把一个答案找出来,而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设计结论型开放题,给出一定的条件,而满足条件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题时,学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如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中有一道题,如下。 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我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我家到学校只有155米。问题: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解题时,学生必须探索小红家和小明家与学校的位置关系。 (1)两家在学校的同侧,且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 312-155=157(米) (2)两家在学校两侧,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 312+155=467(米) 三、作业设计要“活” 所谓“层”,指练习安排要有拾级而上的层次感。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的发展顺序进行设计。多层次练习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技能的转化,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下面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多层次练习。 1.“活”在分层上 第一层次:基本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能围成三角形的请画“√”。(单位:厘米) (1)3,4,5 ( ) (2)3,3,3 ( ) (3)3,3,5 ( ) (4)2,6,2 ( ) 第二层次:综合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有一个正方体的纸盒,两只爬得同样快的蚂蚁分别从A点和C点出发,要吃放在D点上的糖。甲蚂蚁说:“我的路线是经过B点,再到D点。”乙蚂蚁说:“我直接从C点到D点。”问哪只蚂蚁能最快吃到糖? 第三层次:创造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小明想制作一个帆船模型,船帆要求做成三角形。现在老师提供了分别是2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8厘米和10厘米的小竹竿。你们能不能帮帮小明,选取其中的3根小竹竿,制成三角形的船帆呢?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造应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多层次练习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满足。 2.“活”在开放上 所谓“放”,这里主要是指设计的作业,要在条件、问题、结论、解题思路上开放,目的是发散学生的思维,满足同一时间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有52名学生游玩划船,船的種类包括:大船一次可以坐10人,每次收费16元;中船一次可以坐6人,每次收费10元;小船一次可以坐4人,每次收费6元。请问:怎么租船最好?”解题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索租船的方案:可以从价格上考虑,探索哪种方案最省钱;可以从安全上考虑,大船比较稳…… 四、作业设计要“趣” 所谓“趣”,指巩固性练习既带有诱导性,又带有浓厚的趣味性。“趣”并不代表无思维价值,而是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智力活动始终处于高峰状态,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例如,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组口算题这组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道题分数的分母都是互质数,且都相差1。学生计算时感到很有趣,并在计算过程中总结出这类题的规律(分母相乘的积是结果的分母,分母相加减的得数是结果的分子),寻找到捷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之后,可让学生把找到的捷径推广到以下一组题的口算中: 这种巩固性练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教师要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比如教师布置与师生共同布置相结合、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课本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等等,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