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低年段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王佳燕 【摘 要】口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必备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将来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尤其是在低段的教学中,要重视基础,使学生做到精准口算。文章主要阐述了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再加以压缩熟记与科学训练,坚持口算形式的直观性、针对性和灵活多样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升计算实效,增加对计算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口算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数感”,对数字形成一种直觉。精准的口算是更好地学习数学的基础。又因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计算的“根”。所以低段的计算教学,需要老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铺垫和强化,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和计算习惯。 一、数形结合——注重算理,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低年段的小学生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形象思维方法的渗透。 新教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低年段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在动手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收获成功。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用小棒或者小圆片代替教科书情境中的饮料,来摆一摆,移一移,想一想9加4等于几。这样一动手操作,就能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出“9+4=13”的缘由了。就拿摆小棒来说,9根再添上1根就是10根,刚好可以捆成1个十,那么4拿了1根送给了9,还剩下3根,1个十和3个一就是13了。这一过程,笔者归纳成了六字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凑成十,加余数。”计算规律的形成需要“形”作材料,这就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逐步摆脱实物的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闭眼去回想刚才的过程和做法,体验计算规律由来的整个过程。通过与“形”的结合,降低思维难度,让学生学得更加直观、形象,更容易抽象概括出“数”的规律,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只有这样数形结合地展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才能更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变通。 二、精算——压缩以减轻记忆负担 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运算技能,需要正确、熟练,方法要合理、精简。这个是我们对于运算能力最本质的要求。老师所要做的是在学法上的指导,基于学生认知与减负维度去做,将不规则的转化成规则的进行计算,将需要强化的算式精简出来。 比如一年级口算主要分成两大块,一是10以内的加减法,二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难点。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熟记的同时做到对答如流,速度快到看到算式便能随口说出答案的程度。那么怎么让学生更好地去记忆?笔者在训练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20以内进位加法,一共36题。笔者运用了分类记忆法、规律记忆法和重点记忆法相结合分级突破,精简易学,从很多到很少,分步去记忆。 一级突破:除去重复的,剩下20题。 二级突破:去掉9加几的,剩下只有12题。(因为9加几这一类算式规律明显,知道得到的和的个位要比另一个加数少1,这个1哪里去了,被9拿去凑十了。这是我们反反复复讲的,学生自然熟练了。) 三级突破:在这些剩下来的算式里,可以先熟记两个加数相同的算式:6+6、7+7、8+8。通过平日观察发现,学生对于同数相加的算式也是很有感觉的。 四级突破:接下来熟记和是11的算式:8+3、7+4、6+5。学生知道见到8想到2、见到7想到3、见到6想到4的口诀,也就是8+2、7+3、6+4都是等于10,那么现在加的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多了1个。 五级突破:最后几个难记的算式“8+4、8+5、8+6、8+7、7+5、7+6”规律不明显,则需要平日里多多练习以强化。 有了加法的基础,那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根据“想加法算减法”由一道加法算式得出两道减法算式,如2+9=11,所以11-2=9,11-9=2。当然,为了达到学生计算的精、准、快,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还是需要孩子们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以熟记。 熟记也有技巧,可以精简成有规律的算式来记忆,分级进行突破,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记得牢。例如,记十几减9的算式,可以设计以下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数,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11-9=1+( )=( ) 15-9=5+( )=( ) 12-9=2+( )=( ) 16-9=6+( )=( ) 13-9=3+( )=( ) 17-9=7+( )=( ) 14-9=4+( )=( ) 18-9=8+( )=( ) 我發现:十几减9的差等于被减数的( )位数加( )。 学生不难发现“减九加一”的规律。规律学习是学生计算能力形成的先导。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合理性、理解其推导过程的意义。 例如:17-9=( )就拿17的个位上的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接下来就剩下21道算式: 同样通过观察表格,和探究十几减9一样,最后得出十几减几的口诀: 退位减法我会算 十几减9,是几加1, 十几减8,是几加2, 十几减7,是几加3, 十几减6,是几加4, 十几减5,是几加5。 口诀在学生对表格的记忆上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想要提高计算的速度,能在打乱了的口算题中快速又准确地计算,还需要多加练习,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加关注这方面的训练。 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前瞻性,除了这些需要学生去记忆外,到了二年级学习了乘除法后,我们不但需要对乘法口诀熟记于心,还有一个是需要我们老师重点训练的口算“( )×( )+( )”这一类的口算题。 比如“124×7”第二步就需要进位,在笔算竖式的时候还要口算“5×7=35”,加上个位进位的6,所以学生需要训练的就是“2×7+( )”这样的口算。这样的算式共有9个: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如果乘数是7,那计算的时候就只有6种可能了(因为七九六十三,前一位最多进6):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然后考虑到计算的难度,又可以分为进位与不进位: 2×7+5 2×7+6 老师重点训练需要进位的这两道题目就行了。这就是一种精简,既提高了效率又减轻了学生学的负担。 三、烹调“游戏味”——形式多样,乐此不疲 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开发游戏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将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达到我们需要的练习效果。笔者主要从学生与学生之间玩、学生与老师之间玩两个方面来开展游戏。 (一)学生之间的游戏 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天性爱玩,与其让他们死记硬背,还不如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去记忆,增加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不让学生从低段开始就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加强学生的记忆可以利用好课后时间,让学生4、5个人一小组,互相出题,玩口算接龙小游戏,比正确率,比反应速度。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巩固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间走进教室,经常会看到学生三五成群,有的在玩五子棋,有的在玩象棋,有的在玩飞行棋……学生沉浸在棋类活动的海洋中。看到学生这么迷恋下棋,何不好好地利用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它本身的作用,尝试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融入棋类游戏之中,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味呢?例如:一年级下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笔者开发了飞行棋游戏,五人一小组,四人玩,一人做裁判,裁判是轮流做的。玩法是掷两颗骰子会出现两个数字,然后拿“10+小数-大数”得出的数的个位就是需要走的步数了,最后看谁先到终点谁就胜利了。当然赢的学生可以获得输的学生付给他的1分积分卡。奖励可以使游戏更有竞争力,学生玩的兴致也就大大提高了。游戏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学习的进度,灵活调整规则,增加一些新内容,就会生成新的玩法,数学游戏棋玩起来也更富有活力。 (二)听算 听算是一种凭借思维和听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方式。听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听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培养口算专注力,提高口算效率 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着手培养学生的口算专注力。在听算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听着听着一不小心就走神了,导致没有“听到”其中的一两题,到最后汇报答案的时候出现了遗漏。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乘法后,听算像“7×5、7+5”这类有符号冲突的算式,学生极容易出现错误。在听算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醒和强化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不但要会算,更要专注于听,只有听清楚了,才能算正确。进而引导学生计算的时候也要专注,只有专注了,才能算正确,才能提高口算的效率。 2. 在听算中提高对算式的记忆 听算也是对学生知识的一次巩固与复习。学生在听算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是在真正思考,真正思考过的东西,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反复的训练和不断的强化,学生能较好地对算式进行记忆。除了听“几加几或者几减几等于多少”这一类口算题外,还可以穿插一些学生容易错的题。比如“( )-3=3、8+( )=17、3+3+3=( )”等。听写不一样的内容既可以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有兴趣,也对学生容易错的题目进行了一次梳理,达到强化和巩固的目的。 四、规范——培养良好的口算習惯 要减少学生的马虎、粗心,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严禁边做作业边玩,边做作业边吃零食。做口算过程中严禁反复修改,不能用橡皮擦反复擦了写、写了擦,反复多了便会感到无趣、乏味,还容易走神。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口算速度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学生习惯拖延,所以必然会影响答题的进度;也有些学生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又欠缺耐心检查的习惯,只要完成了就可以了。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想、算、检四个环节。 看:做口算练习时,要做到“火眼金睛”。审题要仔细,特别是运算符号要看清,不看错题目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想:做口算练习时,要规范口算步骤。计算步骤与方法在脑中一丝不漏。 算:学生很容易出现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的情况;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检:就是要检查。老师要多加强调让学生去检查,经常做到“回头看”,一步一回头,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总之,要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效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静.在听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1999(05). [2]戴琼珍.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Z2). [3]刘梦湘.小学数学教学与智力发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4]胡光锑,晋泉增.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