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静水流深 回味久绝
范文

    李宇红

    夷陵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屈燕婷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执教的《老王》一课,深受学生的喜欢,得到语文同仁的好评。亮点如下:

    角度别致,设计新颖。执教者以“人的视角”去挖掘教材内涵,分五个环节解读文本。

    第一环节“形象解读——人们眼中的老王”,执教者抛出一个问题“老王是一个人力车夫,如果你是乘客,你愿意坐他的车吗?”,学生通过寻章摘句明白不愿意坐老王的车的三个原因:一是车子性能不好,“破旧的三轮车”;二是安全系数不高,“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三是车主人品不好,“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继而解读出在他人眼中,老王是一个不老实、穷苦、卑微、凄凉的不幸者。

    第二环节“文本细读——杨绛眼中的老王”,执教者发问:杨绛先生为何常坐老王的车呢?执教者引导学生阅读,理清杨绛先生与老王交往的三件小事:老王带送冰块,老王义送钱先生看病,老王送鸡蛋和香油。通过几件小事解读出老王在杨绛眼中是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

    第三环节“管中窥豹——我们眼中的杨绛”,学生解读出我们眼中的杨绛富有同情心、关心尊重老王,不占便宜,她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第四環节“深度挖掘——杨绛眼中的自己”,从文章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入手,阅读8-22段,探寻“愧怍”的原因,杨绛在老王生前并没真正关心他,只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是表面的、肤浅的、客气的关心。

    第五环节“鉴往知来——成就更好的我们”,学生自由畅谈从作者写作意图中得到的启发。整个设计行云流水,打开了新的思路,五个环节一环套一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老王》一课上出了新意和深意。

    字斟句酌,品读形象。执教者读透文本,抓住关键字句,比较品味,分析人物形象。如第一段中抓住“他蹬,我坐”,读出人物雇佣关系和身份的不对等。“开门发现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从这几句带有“直”字的语句的读一读品一品中,读出了老王的身体僵硬,虚弱无力,病入膏肓,更读出了老王的淳朴和善良。

    关注细节,深度挖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杨绛为什么感到愧怍呢?学生自由诵读,执教者引领学生关注几处细节,深度挖掘。如“我不是要钱”,走到生命尽头的老王要什么?通过文本补白,体会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去体会一下被关心被尊重,被当做亲人的一种感觉。杨绛对老王最大的帮助是金钱的慷慨,却少了精神上的关爱和尊重。她因此感到愧怍,受到良心的拷问,以至到了74岁高龄依旧无法释怀。通过资料链接《走到人生边上》的一段话“每个人如果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实已成过去。灵性良知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当时却是不由自主。”体悟到杨绛先生的愧怍即自省,愧怍即善良,愧怍即慈悲。

    曾看过一位语文达人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的美,就是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美走向精神世界的美;语文教学的真,就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教语言,教文本,教学生,教人生。静水流深,方是语文本色。”屈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就是如此。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