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
范文 | 杨静 摘要:新型小学语文作业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教学中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 关键词:趣味;自主;设计;选择 作业不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是教师、学生之间多种多样的互动。作业不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有效方式。 目前学生的作业既多又滥,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儿童自主地活泼地发展,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我们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重新定位,真正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一、 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 。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只要学生有了兴趣,无需老师多讲,他们也会自觉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赋有趣味,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的作用。同时把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放在趣味的练习之中。我们设计了针对性的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学了《鲸》这篇课文,让学生画须鲸和虎鲸喷的水柱;学了古诗《春晓》,让学生唱一唱这首诗;学了《宴子使楚》、《草船借箭》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学了《乌鸦喝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起了实验;学《秋天的雨》之前,让学生们去找秋天,并练习说一句优美的话……应该说这比常规抄写作业难度大,可是完成的情况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负担,而能及时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将学习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快乐中设计作业 留作业一直是教师行为,学生无权参与,那些不顾学生实际差异、千篇一律式的作业,泯灭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使其陷入疲于应付、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导致学生“怕留作业”、“抵制作业”恶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由学生设计作业的作法,收效非常明显。让学生出一套试卷,再让小组间共同批阅、探讨不比教师出一套试卷的效果差。学生们把“被动”变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同学们由于受到动机的趋向,都会注重“作业题”的质量,认真思考、准备。这一过程是他们深挖教材的提高过程和知识再生过程,对于形成创意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意义。 三、让学生在自主中选择作业 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存在差异。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却要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生学完《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3个作业供学生选择:1、分角色朗读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3、根据课文内容,续编一个故事。第一题一般适合后进生,第二题一般适合中等生,第三题一般适合优秀生。当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当难度的题目后,完成作业就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只要努力一下也能完成。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了乐趣,有了完成作业的动力,当然会向更高的层次挑战,我们想这类作业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发展”。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听、说、读、写与演、唱全面结合。讓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在作业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的复合体,它应该体现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让学生乐于去做,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