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学课渗透探究、应用和反思意识
范文

    孟令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导致许多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投机取巧、不重反思等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缺乏主动探究意识,成为“学习的机器”,这就是“反教育”现象。那么,究竟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应的人文素养,让教育真正发挥正向的引领作用呢?

    一、讲述学史,渗透探究意识

    数学虽然是一门“理科”,但也有自身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沉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学史的相关知识,也穿插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伟人为榜样激发力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例如,“鸡兔同笼”是一道典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型,综合了“方程”“四则运算”等多个知识点。在教学相关题型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给学生摆出相关题目,而是从《孙子算经》讲起,先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数学瑰宝,之后我把《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进行了翻译:“鸡和兔子都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共35只头,94只脚,请问鸡兔各几只?”在看到题目后,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这时我一步步引导,先给学生展示了《孙子算经》中的“砍去法”,通过减去1/2脚的数量,让鸡和兔子的头脚形成比例关系,之后减去头数便可以轻松求解出兔子的数量。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解题的思路,之后,我又让学生自己用未知数的方式求解。学生根据刚才的解题思路,稍微一转变,马上就探究出了新的解题思路,并顺利求出了鸡和兔子的数量。在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从学史点燃兴趣,在思路上逐步探索,在巩固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探究意识。

    学史是数学人文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文明的长久积淀,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史贯穿在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能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看待数学、探究数学,点燃对数学的思考和兴趣。

    二、联系生活,渗透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充满着应用性的学科,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数学,必然是一潭死水。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确定位置”这一节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刚接触时往往都无法一下子理解,也不明白这一节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我在一节数学课上,就利用临近的运动会,开展了一场“座位我来记”的小活动。在运动会上,每个班和班里的学生都要坐在固定的位置上,那么,这么多的学生,如何准确记住自己准确的位置呢?我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有的学生利用了参照物,记录下“正对第3棵柳树前”等,这时我提醒学生,如果一旦位置有一点调整,这种方法便很容易失效。有的学生利用排和列的位置来进行定位,把第10列第5排记为“10-5”“10/5”“10:5”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显然,这种形式已经和课本上相对位置的记录方式核心思想十分接近。这时,我便给学生引入了相对位置的记录方法,第10列第5排可以记录为(10,5)。这种利用括号和逗号的约定俗成的记录方法,把记录方式标准化,更容易传播和解读。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相对位置”的有关知识,并在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明白了数学的应用性。

    应用性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特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的渗透,避免教出来的学生只懂课本知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意义,更不知道如何发挥知识的价值与力量。

    三、结合错题,渗透反思意识

    错题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从错题中可以发现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巩固,从而最大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阶段各运算单位的换算是“面积计算”等各个章节都需要用到的知识基础,在一道“2吨=(?)千克???3千克=()克???9厘米=()毫米”的题目中,许多学生都在最后一道上出现错误,也沿用了前面1000的换算率,显然,这是知识掌握不扎实和思维惯性两者共同导致的结果。因此,我把这道题目写到黑板上,共同带领学生重新进行运算。在运算时,我让学生倒着从最后一道题开始算起,结果很多学生这三道题都全部正确了。在重新帮助那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温习了知识点后,我给学生分析了为什么在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不同的顺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学生稍微一反思就意識到了思维惯性所带来的问题,在日后做题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认真,克服思维惯性。

    错题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镜子,通过对错题的反思,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而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学生更是会形成反思意识,能够更加辩证客观地对事物进行审视,实现人文素养的迁移培养。

    数学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理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学科上不承担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人文素养,能够更全方面地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强化,避免“反教育”现象的出现,打牢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认识。

    【作者单位:灌南县孟兴庄小学江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