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
范文

    许艳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对古诗的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而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理解古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一、通过意象渗透情境教学

    古诗,是我国文化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着独一无二的形式和灿烂辉煌的意境。古诗,有名词与名词的堆叠,有其他词性的提炼。每一个意象都有着超出本身的含义,诗人巧用这些意象,用各种艺术的手法将之提炼、萃取、整合成流传千古的诗篇。意象,是将情境教学渗透小学语文古诗的根基。例如,古诗中常见的词——“月”,常见的意象有思乡、离别、祝愿或者表示闲适的心情等含义。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月,就是思乡之情,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无限心伤;“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月”,就是离别之情,又是一年七月七,织女和牛郎在漫长的时光里离别又重逢;还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月”,满载着王维悠闲自在的心情;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意象的讲解,巧妙创设情境,以便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里的浩瀚世界。

    二、通过创设情境展现出诗词的形象美

    古诗的另一特点是诗词的形象美。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认知与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形象美,应将古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地转化为视觉化的形式,让形象能够有效地融入古诗当中。教师在古诗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将古诗进行画面呈现、影音展现,让学生能够深入古诗进而感受古诗的形象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古代送别场景的视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中深切感悟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师可播放展現友情的千古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安排学生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让学生在配乐朗读时,真切地读出古诗中所蕴含的真挚友情,以及体会到诗词的形象美。琅琅书声中,音乐似水流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古诗词中的形象美,别情深重,友情依然……

    三、反复朗读再现意境

    古诗读来琅琅上口,铿锵动听,扣人心弦,这就使古诗具备了音乐美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古诗的这一特点,反复朗读,于节律音韵中再现意境,使读的人和听的人都沉浸在诗的情境之中,从而达到艺术感染的目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押ong韵,音调抑扬交替,平仄错落有致,读来悦耳动听,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诗人那种由自然景物之美形成的悠清、怡然的心情跃然纸上,读后让人陶醉。又如,陆游诗《示儿》,全诗以低沉的仄声入诗,格调悲凉愁伤。在朗读中,如能再现诗中那种缓慢、凄婉、低沉的格调来,特别是诗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以抒情节拍配合(可以用手敲打桌面),突出缓慢低沉的韵律,营造逼真的情境,教学效果会更好。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情感,如余音绕梁,久久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四、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实现情境再现

    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时,阅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就古诗阅读而言,包含精读和表演以及美读等多个环节。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古诗教学时,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之中,进而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古诗素养,以此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与教学质量的改善。比如,在学习《题西林壁》一诗时,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该诗之前,可以将该诗的创作背景讲给学生听,也就是诗人苏轼从黄州被贬之后,到汝州担任团练副使,途中经过九江,游览了庐山,看到了其中的美景,引发了创作兴致,因此写下了该诗。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诗人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并请同学们一起先后运用齐读和精读以及唱诵与表演等多种方法,对该诗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该诗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做一些阅读提示,引发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进而感受诗人的情感,更好地学习其中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对于教师而言,要掌握介入的时机,更好地引领学生融入诗的意境中,进而改善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利用现代技术巧妙渗透情境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技术。让古诗的教学能够不再是单一的语言上的叙述,还能够穿插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更鲜明地为小学生设置情境,从而使其更好地学习古诗词。例如,教师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这一课时,就可以先借用多媒体技术放映一些有关初夏景色的图片,可以是流淌的泉眼,可以是树荫照水,可以是才刚刚露出水面的荷花,还有花苞之上栖息的蜻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这首词的主体“小池”很小,但是诗却写得无比优美,无比传神。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习这首诗,势必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否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教师不仅要认真地教授古诗词,还要创设相应的情境,提升语文课堂的魅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由被动学转化到爱学、乐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