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类有趣的数学图形 |
范文 | 刘静 支根 韩玉霞 【摘要】在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整理归纳出类型和方法,并把类型、方法和范例作为整体来积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当遇到一个几何图形问题时,学生能辨认它属于哪一类基本图形,或是由哪些基本图形复合而成.以此为索引,在记忆贮存中提取出相应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几何直观,逻辑思维,基本图形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它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产物,要高于数学知识,同时又不可能脱离所学的知识与方法,作为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节几何教学课,所承载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该如何培养,下面笔者以一类有趣的数学图形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个探究环节: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FGCE,现将正方形FG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n°(0≤n≤360),在旋转的过程中两个正方形在位置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两个正方形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依据∠BCG的大小进行分类,0°,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这五大类,这就需要学生在自主画图基础上分析讨论,由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揭示分类讨论的本质为化繁为简,由特殊到一般,分而治之.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建立分类讨论的思想,揭示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进行渗透、概括、提炼与强化,使学生能够自觉合理地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相应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序解决问题的品质. 第二个探究环节: 在环节一的基础上继续探究,连接BG和DE,那么在这五种情况中线段BG和AE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猜想:数量关系:BG=DE,位置关系:BG⊥DE. 充分利用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猜想,推理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渗透化归思想. 通过探究得到结论:共顶点的等角(α)等线段,连接相应线段端点所得线段长度相等,且所连线段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锐角)有等于α. 第五个探究环节——规律应用: 如图所示,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 (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关系,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360°),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数学素养就是通过平时的训练、实践、内省、反思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因此,数学素养是可以培养的、可以提升的.通过课堂中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探究環节,一个个有疑解疑的过程,一个个数学本质的揭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定能得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必定会落叶生根. 【参考文献】 [1]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0-13. [2]陆幸意.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 [3]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教育,2016(50):23. [4]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