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浅谈
范文

    苏泗水

    【摘要】初中数学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初中数学更加系统化、复杂化,思维逻辑性更强,所以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有针对性的系统性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思维是指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准确地说是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一、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如何正确又快速的解题是十分重要的,思维能力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知识时候,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质的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形象是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信息来源.在平時教学及习题训练时,教师更应该注重由直观到抽象,逐渐的而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

    二、问题引导教学,突出问题思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适当的引导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数学教学更是应该以问题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将每一个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一步一步引导提问,让学生学会纵向横向的将问题带入知识点进行解答,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消化自我提高[1].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惧困难,数学学习就是一个迎难而上的过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自我提出问题,再将每个知识点系统的串联,联系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不断学习,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高效化,如此循环学生便能形成一个优良的学习思维模式.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圆周率π是3.1415而不是其他数字,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能在头脑中自问为什么,3.1415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然后通过思考来想办法解答这一问题.这个引导提问是为了引出“几何”的知识点,这种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授课方式,更能引发学生对数学的钻研.不断地提问,问题被不断地解答,思维逻辑能力不断地加强,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就不觉得它是一门枯燥复杂的学科.

    三、认知建构教学,强化系统思维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学习的弱项和强项,但是很少有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学习系统化,大部分都是教师教什么学什么,木讷的接受知识,再模式性的做习题,使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眼里成为生硬死板的公示,题海战术成就的高分成了检验数学成绩好的标准.教师很少有意识要系统的将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串联[2].系统性有条理的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的重点.在教学中注重整体角度进行教学和主题型教学(就是将联系密切的相关教学内容,及与之对应的课外资源组合成一个信息集团,按主题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例如,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联这记忆,如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和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且图像对称.教师在进行二次函数的讲解时要再进行一次函数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二次函数交点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把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知识点融合在二次函数中,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复习串讲,这样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之后才不会又忘了前面学过的内容,教材知识衔接上一般前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教师系统性的将知识点串联讲解或出几道相互涉及的例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学生通过学习在头脑中会自主的形成知识的横向竖向的对比,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在习题的练习中越来越强.

    四、创设情境教学,训练逻辑思维

    新课改后教师应该更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方探索,找出适合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激发和兴趣激发问题激发等多元策略,成功建立起第一个“思维兴奋中心”,优化了思维环境,奠定了思维基础[3].情境创设就是一种学生参与性很高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情境化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带进创设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快速地掌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白数学本质和原理的来龙去脉,数学也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更是服务于生活的.

    例如,在学习“几何”课程的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何模型,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还有哪些常见的几何图形.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自己制作的立体几何图形在小组内进行比较,被选出最优的作品的学生简述制作的步骤与模型的特点,教师在学生讲述之后要将学生带入为什么的思维情境中,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的过程,教师每一步的引导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实现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深刻认识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培养思维能力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探究教学方案达成教学目标.一蹴而就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的教学出发,不断探索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让广大中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在数学的世界里提升和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谢海爽.探究学习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140-141.

    [2]乐芳.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学园,2017(1):73-74.

    [3]乔红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11):1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