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古文教学体会浅谈
范文

    张亚玲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困惑。暂且不说习作,单就古文,因其学生平时接触少,加上“之、乎、者、也”难读、难懂也难教。记得以前我的老师讲古文时,读一句古文,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写一句翻译的情形,至今犹如噩梦。

    今天,这种情形当然改变了许多,但有些小古文课堂上,老师依然换汤不换药——逐词逐句翻译给学生听。虽然古文在小学课文中出现少,但教师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并喜欢上古文,是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今后对古文的学习热情的。为此,小学古文学习的落脚点,应该通过激趣、玩读和运用的学习方法,以此扣开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之门,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古文学习,很有趣,古文学习,很好玩。

    小古文,初次接触的孩子难免会因为生疏而排斥,为此拉近学生与古文的心理距离是很重要的。

    一、激趣为先,悄然渗透

    1.故事先行,亲近古文

    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我说:“从前,有个轴人,别人怎么劝他都不听……”并在讲述时“与时俱进”,加了一些孩子们熟悉的“网络”时髦语和年度热词,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孩子都是爱听故事的,为了最简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尝试着把一篇篇小古文创编成一个个现代版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渗透小古文,润物于无声,让孩子感受小古文的美丽、小古文的魅力。

    2.文白对读,触摸古文

    在《盘古开天》中,有这样一句: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每次读到这句,我总会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那种蓬勃的生命力,那种昂扬的精气神,那种巍峨高耸又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人眼前不禁出现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字。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课文,我曾刻意地去寻找对这句话的翻译,但都没有找到。人教版中这样描述这部分内容: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前后一对比,故事纵然生动了许多,但是原文中那种生命诞生初期神圣肃穆的氛围没有了,那种元气淋漓蓬勃向上的感觉缺少了,那种文言特有的典雅高贵没有了。

    “神于天,圣于地”:质朴之中蕴含力量,简洁之中藏着文雅。当文言译成白话后,很难还原文言本身那种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貌。可见设计巧妙的文白对读形式,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古汉语特别的魅力,自然也能勾起学生对古文学习的期待和兴趣。

    3.动画激趣,降低难度

    古文语言凝练,但不常用,且距今久远,学生常因理解不了文意而戛然止步,失去阅读兴趣。初学时,为了帮助学生走进一个个文言小故事,我选用了一个方法——动画片。这样不但降低了小古文理解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无论是何种方式、途径来学习小古文,教者始终要让学生明白:小古文,有趣!学好小古文,不难!

    二、玩读为本,品味魅力

    据资料记载:古人诵诗吟文必抚琴,弦动而辞发,甚有“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吟咏诗文之乐表达的情状可见一斑。也曾见过戴建荣老师教学古诗《江南可采莲》:课堂上的他,俨然化身一尾鱼,领着学生,不,领着一群小鱼,在诗歌的江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老师乐,学生亦乐。真正是“不疯魔,不成活”。想想看,整个课堂,如果学生在古文的天地中能快樂地玩读,直至读得津津有味,品味文言语言的无穷韵味,我们何不“疯魔”一次?

    1.标明节奏,吟咏演读

    其实习惯了常态语文课正襟危坐,一眼一板的朗读,标明节奏、手舞足蹈的吟咏形式学生更会喜欢,且这样玩读古文,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朗读古文讲究“断句”,读出词句间的停顿和语气,从而品味文言语言的音韵节奏之美。

    2.联系上文,推断猜读

    教学《南辕北辙》时,我问:“‘方北面而持其驾,谁来把椅子当成马车演一演?”一个男孩上来了,只见他趾高气昂朝北面坐在椅子上。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读:瞧,这就是——方北面而持其驾。我问:“君之楚,将奚为北面?”学生笑说:“吾马良。”我问学生:“猜猜他什么意思?”“马好。”我转向台上学生:“君之楚,将奚为北面?”学生立刻对上:“吾马良。”我对台下说:“咱们一起提醒提醒他。”

    聪明的学生已经大声说出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就这样,我们读读猜猜演演,在猜读到达兴奋处,课堂已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了。这节课我引领学生充分朗读之后自由表演,以玩读促感悟,玩乐之中,小古文的情趣之美已悄然潜入他们心田。

    3.变换形式,多样玩读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了使学生在古文朗读中保持兴趣盎然,就应该讲究方法的多样性,如教学《叶公好龙》的时候可采用“文白对读”,教学《鹬蚌相争》时可采用“情景演读”,有些语言形式比较规整的小古文还可以用“趣味接龙玩读”等,从而在玩读中品味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凝练之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古文学习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谓好的方法不过就是让学生学得轻松一点,有趣一点,好玩一点。“激趣、玩读”,这样的方式在很多小古文的学习上都很奏效。

    编辑 谢尾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8: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