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精彩课堂 |
范文 | 胡琴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更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倘若一味地采取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势必会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尝试着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懂得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然在新课标中特意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预示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予以践行。然而,在很多教师与家长的眼中,学生只要认真听讲且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成为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可以了。而对于部分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卻往往告诫他们“不要胡思乱想”,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很多小学生为了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不得不埋头苦学,尽可能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言会产生阻碍[1]。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将眼光放长远,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新奇想法,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构建更加精彩的课堂,助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小学生思维特点分析 1.直观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表现得极为丰富,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处在生理发育期,而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直观感性认知能力会更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多关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以此去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去成就更精彩的课堂。 2.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有着非常明显的活跃特点,常常会冒出很多新奇的念头,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会表现出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的现象[2]。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这一发散性的思维特点,以更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去迎合小学生的思维需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除去以上两方面特点以外,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还需要牢牢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方式,进而形成思考、联系、活学活用等多种思维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活动思维。具体来讲,笔者认为教师可尝试采取如下方法进行培养。 1.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首次接触计算的重要阶段,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促使小学生能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调动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推动其头脑发育与思维发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3]。众所周知,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极为漫长,很多看上去很基础的数学知识实际上蕴含着众多数学家的研究心血,要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而倘若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这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其思维能力发展受阻。因此,为确保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只有感受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畅快感,才会调动其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养成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讲解“负数”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对负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且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首先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着结合教材中的定义去进行理解,但因为术语定义太过专业,所以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便可结合现实生活实例去对学生进行引导:“天气预报中表示零下1度会怎样表示呢?”学生思考一下便能够得出:“-1℃。”然后教师可接着提问:“那么零上1度要如何表示?”学生脱口而出:“就是1℃。”此时教师便可引导道“那么温度的零上与零下是以哪个数作为分界的呢?”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清楚地知道分界点为0,教师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数轴表示正负数,小学生对负数的概念便能很好地理解。当然,为了不让学生对负数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温度,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去讨论:“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正负数实际应用的案例呢?”学生的回答丰富多样,有的说电梯里面的按钮,也有的说支付宝的花呗账单等。一节课下来,不仅学生对负数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其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去培养创造性思维,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引导学生联想与逆向联想 掌握联想与逆向联想的能力,更有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重视,加强引导。通过联想,学生能够对旧知识有所巩固,且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宽新思路,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4]。而逆向联想在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价值更大,由于逆向联想能够让人们在探究中产生与常人不同的思路,从而更为高效地去完成目标,但是具备逆向联想能力的前提就在于学生要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与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从联想到逆向联想,在相互协调作用之下去梳理自己的思维,理清所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深化理解与记忆。 比如,在讲解“1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内容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数字已有初步认识,因此既为了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巩固,也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与逆向联想的方式去学习新知识。首先,教师问学生:“几个10能够组成100?”学生想了一下便能得出“10个10能够组成100”。紧接着教师反过来问:“100由多少个10组成?”该问题超出了学生掌握的旧知识范畴,从而会略感疑惑,此时教师便可这样引导学生:“上个问题可通过10+10+……+10=100得出,而后面的问题则可从100=10+10+……+10得出。”通过如此点拨,学生便能知晓答案。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拐弯数数”这一联想与逆向联想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如19后面一个数是几?20前面一个数是几?从而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100以内的数倒背如流。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会如何通过联想与逆向联想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3.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思维定势,而且这也是教学当中的一道关键屏障。所谓思维定势,也即是习惯于从某个固定角度去思考问题,属于一种思维惯性,会局限人对问题的分析角度与思路。很多小学生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在接触新知识时都会习惯用旧的方法与经验去探究,一旦知识涉及领域层次更高,便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陷入思维怪圈。而创造性思维则是要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沿着不同的方向去进行发散式的思考,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需要从多方位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思路[5]。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着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 比如,在讲解“表内除法”相关内容时,由于先前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在许多学生脑海中乘法口诀的作用就在于计算乘积。为了打破学生这一思维定势且将旧知识更好地利用,教师便可如此引导学生:“小红和小华一共摘了16个苹果,请问每人平均摘了几个苹果?如何列算式?”学生很快能够列出算式16÷2,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略感疑惑。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去回忆乘法口诀中2乘以多少等于16,学生能够脱口而出2乘以8等于16,在这一引导之下学生顿时能够明白乘法口诀不仅仅能够计算乘积,也能反过来求商。通过打破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课堂教学会显得更为高效。 4.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样需要对其质疑能力进行引导与培养,鼓励他们对提出的问题、给出的答案等进行质疑,从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契机。具体来讲,鼓励小学生质疑,可从如下两方面做起: 其一,鼓励学生质疑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比如,在讲解“因数与倍数”相关内容时,针对“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质疑“为什么最大公约数只能是所有公有質因数的乘积,而不是它们的和或是差呢?”以这一质疑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这一点同样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教师以质疑提出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其二,围绕知识变化提出质疑。比如,在讲解“年、月、日”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公历年份为4的倍数是闰年”的说法提出质疑,从而通过教师结合历史与数学方面的知识去讲解,进一步强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懂得“学贵有疑”的道理,其创造性思维也能够从质疑中不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知识本身便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性特点,纯粹靠死记硬背难以理解,从根本上来讲一定需要创造性思维去打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数学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上去,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学习成绩,同时也能为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精彩课堂[J].亚太教育,2019(7):66. [2]张明科.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0):120-121. [3]李吉祥.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精彩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128. [4]李艳.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课堂精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2):131-132. [5]王辉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78. ?誗编辑 李博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