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究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
范文

    刘玉兴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思路的创新步骤:用问题引发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实验中的动手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讨论与互动;在教学评价上以激励为主,分层评价。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思路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目标逐渐向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自然学科由重视理论转移到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上来。化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自然学科科目,当前高中化学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依然是提升学生的卷面成绩。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缺乏创新的能力。将核心素养引入高中化学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提升其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用问题引发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師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化学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常见的现象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除此之外,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沉淀的溶解平衡”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让学生了解到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第二,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的问题;第三,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sp的概念和性质。针对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设计相应的问题,比如设计如下问题:

    1.你有没有蛀牙的经历?

    2.你认为蛀牙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为什么吃糖多了容易患龋齿?这其中包含什么化学原理?

    通过这样的问题不但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还可以顺利引出教学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验的次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问题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如氯化银和硫酸钡属于难溶物质,难溶物质在水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溶解呢?根据这一问题让学生按步骤完成相应的实验。首先,将少量的碘化铅固体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可以用50mL的烧杯),用玻璃棒搅匀后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将上层的清液取出,加入试管,再慢慢滴加硝酸银溶液进行震荡,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发现溶液会出现黄色的浑浊,这一现象就说明I-离子是存在于澄清的溶液当中的,也就是说碘化铅发生了少量溶解,由此可以得出“难溶≠不溶”的结论。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验才能锻炼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的时候可以分组,小组合作完成。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如果实验失败,就改进实验方案再次验证直到成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会了合作和分享,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1.采用微视频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能够利用到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微视频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微视频的特点在于内容针对性强和时间短,这对于时间极其宝贵的课堂来说,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工具。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准备好精心制作的视频(视频时长在10到20分钟),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课件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供学生在家期间观看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法。

    在“沉淀的溶解平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制作相关的课堂视频,预留家庭作业。如录制《沉淀的溶解平衡的概念和特征》《沉淀的溶解平衡的应用》《吃糖后不刷牙容易形成蛀牙,为什么?》等微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各个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视频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知识的延伸。例如珊瑚礁就是珊瑚虫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后分泌出的石灰石形成的,这是一种极有趣的现象。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对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完善,而化学又是一门具有大量复杂知识点的学科,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将知识点搞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时,应该避免传统的按部就班式教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和分类,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化学思维的养成,有效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进行更准确的记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例如在“沉淀的溶解平衡”这一课,给出两个问题:(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路,体现出知识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还可以看出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误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讲解和训练,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再通过思维导图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规律。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将课程的内容熟练掌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就“沉淀的溶解平衡”这一课来说,大的知识点就是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和应用以及溶度积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就可以将大的分类整理好,然后将知识点归类到各个大的知识框架之下。

    三、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讨论与互动

    1.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划分

    为了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例如将一节课40分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分钟为老师精讲阶段,第二个阶段15分钟为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践阶段,第三个阶段5分钟为老师点评和总结阶段。给学生一个用心倾听、相互探讨、深度思考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和学案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