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层次整合 |
范文 | 常虎林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逐渐进入课堂。而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与学习方式,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深层次整合 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背景下,高中教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现状,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生考学的压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中教师带来了福音,下面就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深层次结合展开讨论。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非常严重,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并不是非常乐观的。 第一,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传统教学方式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教师一味地教授,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这完全与新课改提出的初衷是相悖的。 第二,高中数学中重难点较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授课内容。高中数学相比较于小学与初中的数学,学习内容体系复杂且庞大,往往形成“此处不通,处处不通”的局面。 第三,在课后没有系统性、针对性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好多学生在上课能够很明白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但是在课后自己做相似练习题的过程中正确率还是不高,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对教师当堂讲解的内容进行及时且针对性的复习。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时,才能支持他进行后续更难的学习。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集中于教师教授的内容,而信息技术的引入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图片与短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视图的导入中,可以播放游乐园中海盗船的三视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三视图的概念,自然地引入本节讲授的三视图中。 2.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教学 对比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来说,高中数学的知识更加复杂也更加琐碎,而且有些知识理解起来也比较抽象。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这些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进而逐渐丧失了信心,也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多多观看网络上同课题的视频,学习多种授课方法,找出最适合学生的那一种。教师还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没有太大的困难。同时,因为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庞大,有一部分琐碎的知识学生在复习时没办法顾及方方面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高中数学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带学生一点一点地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这样既可以在复习中做到知识的不遗漏,还可以让学生对高中数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以后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数学中,函数知识所占的份额相当大,当然在高考中的分值也相当高。函数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基本初等函数、组合函数、复合函数与抽象函数,同时基本初等函数又可以分为七种。学生对这些函数的记忆容易产生混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各个函数的图象做成动画放给学生看。另外,每种函数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为了方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将这些函数放在一起做成一个表格,让学生在对比中记忆,加深印象。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交流 信息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后交流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平台。高中数学的特点就注定了学生不能只在课堂中接受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在于课后的练习,只有足够的练习打基础,才能支撑起庞大的数学王国。教师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一个类似QQ、微信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上传教师所做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授课的课件等。同时,这个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教师还可以在交流群中适当地布置习题,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对知识形成一个再次记忆与应用的过程。 三、结语 科技的发展改变的不只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代在进步,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结合上文来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结合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是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上的应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教师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重难点,还为学生与教师的课后交流搭建起一个平台。综合看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劲松.新媒体环境对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教育的启示[J].信息记录材料,2018(11):154-155. [2]许永涛.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N].发展导报,2017-07-28. [3]蒋鼎宏.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8(31):170-172. 编辑 温雪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