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策略 |
范文 | 李鹏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在概念教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引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38-01 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快速建构新知,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呢? 一、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概念不仅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而且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学生概念学习的生长点,让学生真正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数学概念的活动经验。 例如,《周长的认识》一课,教学“周长”概念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熟悉的树叶、钟面、数学课本等物体,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一周的长度是多少。然后教师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周长”。又如,教学“平均分”概念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做一做、分一分,感受平均分的真正含义。这样带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操作、感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数学概念的活动经验,优化概念学习的过程。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概念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可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中,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活动,将外显的动作活动与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学习经验,所以教师在课始出示一些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式子让学生口算,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算式如下: 32+20?28+1?25+50?33+4 48+30?28+3 57+20?33+9 然后教师让学生以“45+23”为例,思考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应该怎么算。在交流展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算法,这些算法的共同点都是在学生已有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里,教师注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使學生明白多样化算法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由此可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建构新知,积累新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教学,可以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建议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一个长6米、宽3米的客厅,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解决这道题时,由于已经具备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经验,所以很多学生想到用长方形面积除以小正方形面积的方法进行解答。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此类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对这道题进行拓展:(1)如果在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地里栽种苹果树的话,假如每4平方米栽种一棵的话,这块地总共可以种多少棵苹果树?(2)一块长8分米、宽2分米的塑料布,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边长为2分米的小正方形?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对面积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上述教学,教师鼓励学生迁移运用、举一反三,既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又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使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更加扎实、有效。 (责编 杜 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