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与生活融合探析 |
范文 | 李素娟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笔者认为,写作教学应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我们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完成的。那么在社会活动中,学生会对周边的人或物,或景色产生一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表达。那么如何做到作文教学和生活的融合呢?本文将进行具体的阐释。 一、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生的语文作文中缺乏生活基础 由于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阅历,导致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情感不能像大人那样成熟。这就使小学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地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由于他们缺少一定的知识积累,在表达时句子不能够灵活地变换,难以创新。因此,我们看到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 (二)习作中,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不够 许多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因此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缺少敏感度,导致他们的生活积累远远无法满足习作的要求。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会针对一些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太明显的效果。在学生习作中题材还是过于单一,内容不充实,甚至不能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 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写作教学也带来了一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课堂的内容变得丰富,运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展现一些生活中实际的场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很好地将作文与生活进行了结合,让学生不再厌倦习作,并能够感受到写作的趣味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但当前,使用多媒体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顾此失彼的教学案例也是时有存在的。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助力写作教学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想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就要将写作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感知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必要的引导。比如在学习状物类的文章写作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实际的物品带入课堂,结合物体的特征进行观察然后再描写。另外,平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郊游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景物,那么再遇到写景类的文章时,学生才会有话可写。总之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二)组织学生体验生活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对某个活动有切身的感受,我们需要让学生去实践,这样才能让他们自己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比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习作二要求写一篇日记。很多学生就埋怨没得写,学生天天面对的是学习,没有内容可写是他们很苦恼的一件事。教师可以在习作前带学生进行一些活动或者是游戲,同时平时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回家和家长做一些亲子活动。这样,学生才能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才有素材可写。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素材,尤其是在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的情况下,阅读可以将人的阅历无限延展。无论是漫画或绘本,还是小说或传记,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去阅读。阅读还能为写作提供模仿的范本。由于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因此语文教师要创造一些条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可以围绕教材,选择一些阅读文本让学生阅读积累,反复揣摩、领悟、消化,将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私有物”。别人文章里的养料只有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为文章锦上添花。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卡的形式,把读过的书目、书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的语段以及自己读过后的感想心得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当然,学生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推荐的必读书,还要引导督促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四)通过生活积累强化作文的情感体验 如果我们对某一部分的内容感兴趣,往往会有更多的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喜欢的题材,同时时刻关注学生对于某些事的情感的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素材,激发其写作欲望,提升其写作能力。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学生的生活就是作文的基础。教师唯有研究、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如生活的汩汩清泉,充满生命的活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