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篇比读,提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
范文 | 赵一文 摘 要:双篇比读教学是一种阅读教学策略,即在课程中同时进行两篇课文的对比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寻找文本的共性和异性,培养学生阅读比较、分析能力和对文本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双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课设计,把课文内容的分析转化为阅读策略的指导,让阅读方式更立体化,解决了学生阅读有限的问题。 关键词:双篇比读;阅读教学;策略;高效;思维 双篇比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把两篇课文对比着读,在读中寻找文本的共性和异性,培养学生阅读比较、分析能力和对文本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双篇比读与群文阅读的区别在于阅读的数量,群文阅读一般是多篇同读,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也可以说双篇比读是“群文阅读”“多文本阅读”等阅读教学方式的基础或者缩减版。双篇课文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提取、分析、融合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自主建构起自己阅读体系,也能让教师从课程開发建设的角度,成为第二个“编者”,在一定范围内打造独特的语文课堂。 一、双篇比读,巧在选材 双篇比读的选材,应建立在一个非常清晰的阅读主题之上,不同的文本一定是具有特殊的逻辑关联的。教师在进行双篇阅读选材时,可以从写作方式、主题、作者、体裁、内容等方面出发选择,比如两篇文章同是散文、童话、小说、诗歌、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也可从主题内容出发,同是描写母爱的等;还可从写作方法出发,同是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教师作为二次“编者”,在选材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以统编五年级上册中郭沫若先生所撰写的散文《白鹭》一课为例,文章篇幅较短,形象逼真,整篇文章非常富有画面感,“钓鱼图”“瞭望图”“晚飞图”等展现在读者面前,将白鹭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有趣。在表达上,文章动静结合,引用名句,把白鹭拟人化,充分显示出了作家的语言驾驭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可推荐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同样写鸟,同样都是散文,两位大家在写鸟上,在写作方法和表达方面有什么异同点?让学生通过对比读,感受散文的主要特点和散文独特的表达方法。学生通过比读、讨论发现,两篇散文在描写方法上都各有特色:郭沫若先生的《白鹭》,着重于优美洗练的语言表达,情景交融;而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语言更质朴自然,着重于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来表达心中对自然和动物的爱。在写作修辞上,两位大家都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在情感上,都表现了散文中所蕴含的意境,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深刻的哲理,领悟到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双篇对比阅读,学生对散文体裁的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散文类文章的写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日后写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二、双篇比读,重在着眼点 文本教学,从不同的教学目标出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同样,双篇阅读文本中,找到最独特的选点角度,给予学生明确的对比目标,让学生在对比阅读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促进语言和思维上的提升和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着重考虑的。 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小艇》,教师教学时推荐阅读朱自清的《威尼斯》,在对比阅读之前,给学生定下阅读目标:同样描写威尼斯,两位作家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可采用做表格或者画知识树、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梳理出这两篇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阅读中,学生运用了朗读、思考、分析等方法,提高了阅读、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三、双篇比读,妙在整合 在教学中,双篇阅读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比如课前可发放双篇阅读预习卡;课中可制作双篇阅读对比表等,帮学生梳理双篇阅读的条理;课后也可布置学生拓展文本,寻找课外阅读材料,充分训练学生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如统编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安排双篇阅读的对比整合,设置对比阅读表格,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对说明文的特点有较深的认识。如教学布封的《松鼠》一课,双篇对比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松鼠》一篇,设置了对比表格,通过这两篇的对比阅读,学生发现布封的《松鼠》一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松鼠》一篇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说明事物,属于文艺性的说明文;在语言特点上,也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后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更具说明性。通过双篇阅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曾经说过:“只有对比,才能为‘求异打开通道,以达到发展语言、激活思维的目的。”双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单课设计,把课文内容的分析转化为阅读策略的指导,让阅读方式更立体化,解决了学生阅读有限的问题,与其说是一种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更不如说是阅读课程的变革,既丰富了目前的语文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金铭.小学语文教材全程经典解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