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吴加维 摘 要:审题能力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题意,同时也能强化其数学思维,对其后续数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掌握审题方式、具备审题能力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方法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审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题目信息,分析和解答题目,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顺利完成。通过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的问题。然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然后帮助其掌握一些审题技巧,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让学生按步骤进行审题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通常都能做到对题中信息的初步解读,而如何正确读题、准确把握题意是当前多数小学生应该着重提升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三遍审题法、朗读审题法等,让学生严格按照审题步骤精细审题,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如计算“32.5×4÷32.5×4”时,一些学生直接写出答案1,但是真正的结果是16,这主要是因为审题不准确导致的。这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三遍审题法,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题意,鼓励学生深入到题目当中,看题目问的是什么,给的条件是什么,做到对题目中的每个数字、每个符号了然于心。其次,让学生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经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对计算顺序的掌握情况。最后,要找出题目中的“埋伏”,这也是混淆学生的关键所在。上题中,学生思维很容易进入到这样一个误区当中,即分别计算前后的32.5×4,之后借助前面得数除以后面得数,殊不知,这已经步入了此题的“陷阱”当中。上题属于同级运算,因此,计算时只需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二、反复斟酌题目中的重点语句 反复斟酌题目中的重点语句是学生把握题意、准确读题的基础,所以想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还需学生具备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1]。尤其在遇到复杂的题目时,一些学生在读题时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题。以下题为例:某工厂运煤,先用卡车运了一半,接着用载重5.5吨的汽车运了4次,还剩4吨,这批煤共有多少吨?有些学生在审题后开始思考“先用卡车运了一半”这个问题,认为要先求出这一半才能解决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审题时要转变思维方式,将切入点放在后边给的关键性信息上,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有些学生对数学的相关术语掌握不牢,因此无法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增加了”“增加到”“翻一番”“被……除”“除”“除以”等。所以在数学审题中,要对重点内容和句子多进行思考。 三、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进行重点训练 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题型,主要通过语言将题目中的各个条件有效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审题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比如在一些路程、倍数关系的问题中,经常会遇到无关数据干扰学生审题的情况,这时学生需要灵活运用语言理解能力,有效剔除与解题无关的信息,从而认清题目的最终题意。例如:小俊一家去北京旅行,早上6时乘大巴车出发,行驶了3小时到达目的地,全程共行驶了240千米,请问大巴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此题中“早上6时乘大巴车出发”很明显是一个干扰信息,如果不认真审题,学生很容易将这个干扰信息当作解题重点。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寻找題目中的隐藏条件,通过理解题意、剖析隐藏条件帮助解题。如“某杂志社发行一本杂志是月刊,每月一期,最新一期是第84期,请问该杂志创刊多少年了?”一些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束手无策,因为题目中只给出一个数字。而在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就是“年”,如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题目,很容易就能算出结果。 四、借助画图把握题意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者画线段的方式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如在针对一些路程问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审图,然后运用数学的解题方式去分析和思考。又如针对几何问题,可以借助平面图来帮助理解题意。以下题为例: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长4厘米后,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面积为6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问原来梯形的面积。在学生接到这一问题时,如果单单只靠想象很难理解题目,审题过程中也会给学生带来难度较大的感受。这时,如果借助画平面图的方式就可以使题目清晰呈现出来,学生也很容易算出原梯形的面积为50平方厘米。 总之,审题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数学成绩及后续数学学习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振义.谈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54. [2]詹秋娥.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2):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