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姜瑞:《花钟》教学纪实与反思 |
范文 | 姜瑞 一、谈话导入,激趣质疑 师:同学们一定见过钟吧,生活中都见过什么样的钟? 生:闹钟。 生:挂钟。 生:在南方,还见过地面上的花钟。 师:是吗,你都见过花钟了,真巧,今天我们要认识这种特别的钟就是花钟。(板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花钟 师:想了解这特殊的钟表吗?那就快点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吧,这个花钟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文。) 师:课文读完了,这回你知道花钟是什么样的钟了吗? 生:它是由各种花组成,每种花盛开就代表一个时间,所以称它为花钟。 师:你的读书能力真强,根据课文内容,你说出了你理解中的花钟的样子。还有谁也看见这花钟了,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钟。 生:这花钟里面种着各种不同的花,像牵牛花、睡莲、昙花……根据不同时间,它们依次开放,就组成了花钟。 师:课文中好像也有这么一句话像我们介绍了花钟。哪一句?谁找到了,给同学们读一读。 生: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师:原来花钟是这个样子的呀!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了花的“时钟”。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有些拗口难读。读这种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才能把它读好。老师现在用斜线标注了停顿,我们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师:还有一个句子,刚才听同学们读课文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读得不准。谁来读一读? 出示: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生读。) 师:这里有个多音字,“结”当是“长出”之意时,读一声“jiē”, 结出种子。 全班齐读:结出种子。 三、自由读第一段,品读花开 师: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文这个大花钟,看看不同时间里都有什么花在开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生自由读文。) 師:都看到了什么花开放? 生:看到了牵牛花开放、蔷薇花开放。 师:只看到了两种花开放,是吗? 生:还有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紫茉莉、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师:这些花的开放时间和样子,你们也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呀,这么多花不同时间都在绽放,那你最喜欢哪种花开的样子,读文字,想画面,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它开放的样子。 (生自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看到的花开样子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生:我喜欢牵牛花开,作者说它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你的眼前出现这只紫色的喇叭了吗?快吹响它吧! 生: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还有谁也看到了这只紫色的喇叭,把它吹开放。 生: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你的朗读,不仅让老师感受到了牵牛花开放的样子,我还感受到了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像他们这样交流你喜欢的花,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我喜欢蔷薇花开,这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说蔷薇绽开了笑脸。 师:你能绽开一下你的笑脸吗?说蔷薇绽开笑脸,就是蔷薇花开了,对吗? 生:对。 师:那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蔷薇的朵朵花瓣吗? 生: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师:还喜欢哪种花开? 生:我喜欢睡莲,文中说它从梦中醒来。它一定是懒懒的模样。 师:可能是一片花瓣已经打开,一片还没有展开,一副醒眼惺松的样子。读读吧! 生: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师:刚刚睡醒,你读得还应该慢一点儿。再试试。 (生再读。) 师: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形容花开是睡醒的,是哪个句子? 生: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师:这两个醒能调换一下吗? 生:不能,睡醒是自然醒,早晨七点,睡莲是自然醒来。而紫茉莉下午五点才醒来,睡得时间太长了,所以用苏醒。 师:读书且能思考。孩子,你很了不起。是啊,每到春天,我们说大地睡醒了,也用苏醒。那你能读读这两个句子吗? 生: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师:男生读睡莲,女生读紫茉莉,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合作读。) 师:还喜欢哪种花开,继续汇报。 生:我喜欢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欣然怒放是怎样的开放? 生:就是开得很着急,有些迫不及待。 师:哪个词语让你有了这样的体会? 生:怒放的“怒”。 师:是不是开得很着急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万寿菊的开放。 (欣赏视频——万寿菊的开放。) 师:(追问)觉得万寿菊开得怎么样? 生:开得很隆重。 师:当我们弄不懂词语意思时,一定要时常请教字典这位老师。那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字典中“怒”的意思吧。 出示字典,生读:(1)生气,愤怒(2)有气势。 师:应该选择哪一个解释? 生:有气势。 师:那你能有气势地读一读万寿菊的开放吗? 师:全班有气势地读一读。 (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还喜欢哪种花开的样子? 生:我喜欢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师:好柔美的月光花呀! 生:我喜欢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含笑一现,生活中还有一个形容昙花的成语:昙花一现,这两个词语都说明了昙花开花的一个特点——花期短暂。昙花从花开到花谢,花期一般就在3——5小时,而且在这开花的时间里一直在徐徐开放,所以作者说它是——含笑一现。读一读这稍纵即逝的美丽吧 生: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孩子们, 我们看到了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真是千姿百态呀!牵牛花是——吹起喇叭;蔷薇花是——绽开笑脸;睡莲是——梦中醒来;万寿菊是——欣然怒放;紫茉莉是——苏醒过来;月光花是——舒展花瓣;昙花是——含笑一现……(教师板贴。) 师:作者在描述午时花和夜来香开放时,没有多着笔墨形容,你能用刚才我们积累的词语描述一下它们的花开吗? 生:午时花绽开笑脸。 生:午时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生:夜来香苏醒过来。 师:苏醒一词用得很恰当。 师:9个不同的时间,9种不同的姿态,能用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一下花开的不同样子吗?老师把这段文字,变成了一首小诗,记住,一定读出诗的韵味。 (生自由练读。) 指名生朗读——评价。 再指名一生读。 同桌轮读。 推荐一组同桌读。 四、教、学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 师:在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关键句。 师:你的小眼睛真亮,其他同学发现了吗? 生:發现了。 师:看来,这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关键语句,也是这段的中心句,它能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时候可一定不要错过。 师:那下一段,咱们也能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概括一下主要内容吗,请同学们自学第二段。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关键语句。 2.小组里交流一下,概括这段主要内容。 师:谁来给同学们读读自学提示。 (生默读课文,找关键句。) 师:找到关键语句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我找到的关键句是: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他找了两个关键句,一个是问句,一个是答句。能说一说,为什么你觉得这两句话是关键的句子呢? 生:因为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 师:具体说一说,后面都写了什么内容? 生:后面写昙花选择晚上九点开花,就是适应了晚上九点的温度和湿度。 师:大家同意吗? 生:我同意是第一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因为关键句就应该是一句,不应该是两句。而一段中一般第一句是中心句,所以我同意是第一句。 师:其他同学呢? (生默不作声。) 师:第一句的确很重要,它提示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但它是问句,一般情况下,问句不能做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应该是答句。所以关键句应该是—— 生:(齐)第二句。 师:读一读。 生: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还有人举手有意见要交流,我们听一听。 生: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这一句中提到了花开的时间还与昆虫活动有关。所以这一句也是中心句。 师:也就是上面这句话提到的温度、湿度、光照还不完全,还与昆虫活动有关。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一段话,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句来概括主要内容,好像挺啰唆呀! 生:可以把它们合成一句话: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可以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有时候,关键句没集中在一句话里, 我们可以把它合成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真会读书,不仅学会了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还用这种方法学习了第二段,这回第二段的内容我们一下子就读懂了。关键语句可真有用。 五、了解花钟,欣赏花钟 师:聪明的植物学家们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了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是不同的,而且又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做成了这(指黑板)花钟。我们去第三段看看他修建的花钟。 (生齐读第三段。) 师:能评价一下吗?这是怎样的花钟? 生:美丽的花钟。 生:有趣的花钟。 生:神奇的花钟。 生:有创意的花钟。 师:花开花谢,不但给我们美的享受,还展示了自然界的奥妙。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几个花钟。(播放视频。) 这是世界上最有名气的瑞士日内瓦花钟,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风雨里画钟都可以准确报时。花钟走时准确,成为日内瓦的重要地标。这是乌克兰巨型花钟,整个花钟用了14万朵鲜花组成。这是展览在我国昆明世博园的花钟。 花朵绽放的同时,又向我们来报时,这是多么有趣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形容花开的词语,了解了这么多花开的样子和时间。收获真不少。给同学们布置一项作业:请同学们查阅一下资料,看看不同时间还有什么花开放,下节课,我们继续组建我们这个未完成的花钟,并且继续感受文字的奥秘。 反思: 《花钟》是一篇生动的科普性文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文章、认识了解花钟并不难,而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体会多样表达的好处及借助关键语句说出一段话的大意,才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这节课我花大气力做的事儿。 1.品读花开,感受表达的多样化。 在这一环节,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感受不同花朵开放时的千姿百态,然后读出画面:放慢语速,读出花朵的徐徐开放;情绪高昂,读出花朵的欣然怒放;声音响亮,读出花朵吹起的喇叭;声音柔美,读出月光花儿开放的身姿。 在品读文字中理解词语:像“欣然怒放”,运用查字典看画面的方法;理解“醒”与“苏醒”比较中感受;“含笑一现”,联系生活,理解含笑就是生活中的微笑,也就是昙花的徐徐开放。 制作花钟的环节,就是在为学生积累语言,背诵第一段搭好支架。 2.抓关键语句,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 作为本单元的开篇文章。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先教后学。交流互动的方法去落实。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句与其他内容的关系,拓展延伸上一单元语文要素:围绕一句话如何写好一段话。确定关键句与其他内容概括与具体的关系。然后迁移运用到第二自然段,先找关键句,当找到两个关键句时,小组交流、分析、梳理、加工,从而总结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方法。 3.深化感受,提升认识。 学生初读文章,感受是停留在花朵上,停留在文章内容上,在不断地丰富深入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植物学家的细心,从而评价这是一个有趣的花钟,这是一个奇妙的花鐘,这是一个有创意的花钟,围绕文章的主旨,我觉得这是学生阅读的真实感受,也是学生读完文章后感受的升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中,笔者关于朗读的指导只有一对一的指导,缺乏全面性的引导。在学生读不到位,读不出“万寿菊的欣然怒放”和“昙花的含笑一现”时,教师应该适时出面,以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引领带动全体学生去充分体会、充分感受、充分朗读,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编辑/魏继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