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比较
范文 殷荣宾 蔡赓 季浏
摘 要:分析中国、英国、美国和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从体育核心素养、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3个方面对4个国家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英美日3国均从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视角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与社区体育和终身体育相契合,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层次分明且衔接有序。我国应借鉴英美日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有益经验,基于体育核心素养构建基础教育各学段相互衔接且梯次递进,同时与社区体育和终身体育相融合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基础教育;中国;英国;美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3-0110-06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ontent systems of sports skill courses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UK, USA and Japan, dissected and compared the contents of sports skill courses in basic education in the 4 countries in such 3 aspects as sports core attainments, sports skill cours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and sports skill course content connection,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UK, USA and Japan selected the contents of sports skill courses in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students to develop sports core attainments, sports skill cours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community sports and lifetime sports, sports skill course contents at various stages of learning were level clear and orderly connected. Proposal: China should refer to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UK, USA and Japan in selecting the content of sports skill courses in basic education, and based on sports core attainments, establish a sports skill course content system in which various stages of learning in basic education are mutually connected and stepped progressed, and in the mean time, blended into community sports and lifetime sport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skill course contents;basic education;China;UK;USA;Japan
第8次体育课程改革开始至今,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的面貌焕然一新,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体系日趋接轨。然而,在课程改革的10余年间,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滞后于先导的课程理念,部分地区和学校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直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1]。课程内容及结构是课程4大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故对课程内容及结构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英国、美国和日本作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其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也在不断更新,日臻完善。因此,研究分析中国、英国、美国和日本最新版的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要领),比较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及其构建思路的异同,借鉴并剖析英美日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经验,以期对我国中小学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有所啟示,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1 中英美日体育课程目标
季浏教授[2]认为学校体育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和研究课程,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和创新课程,凸现本课程健身育人的本体功能。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明确提出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和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3]。
英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提出,高质量的体育课程应满足学生身体、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4]。体育课程应能实现以下任务:第一,能够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具备多种运动技能;第二,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身体健康提供保障;第三,促进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公平竞赛,互相尊重等)。
美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涵盖5个维度:能够在不同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模式中表现出能力;能将相关的概念知识、原理、策略和技巧应用到运动表现中;能展示出达到和维持健康促进水平的身体活动和体适能的知识与技能;能展示出责任心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行为;能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挑战、乐趣、自我表现和社会交往的价值[5]。
日本《体育学习指导要领》规定,体育课程旨在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运动的快乐和喜悦,调节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增强体能,培养学生公正、合作、责任感等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终身热爱并参加体育运动的资质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新要领的基本目标,也是核心理念。“生存能力”包括“真实的学习能力、丰富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在学校体育中也被解释为“体育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身体能力、态度、知识-思考-判断”3个方面的能力。
通过分析中英美日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的课程任务和目标可以发现,学校体育课程健身育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体育品德的发展3大方面。同时,英美日3国均从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视角构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从运动能力的角度细化出详尽的内容表现形式,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结果进行层层递进的划分和规定,有效避免了不同年级课程内容的低级重复和脱节,形成一个相互衔接且梯次递进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规定一定教育经历后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7]。结合国外学校体育关于体育素养的阐释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季浏教授提出学生的体育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维度[8]。学校体育课程应根据体育核心素养的3个关键维度,明确不同学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所应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做好不同学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进而依据体育核心素养设置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相互衔接、梯次递进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最终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从“体育学科”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型。
2 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
2.1 中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没有对各学习水平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做出具体规定,只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明确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即课程目标引领课程内容,要求各学校根据三级课程管理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从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出发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从而使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灵活性。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由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民族民间体育类和新兴运动类项目构成,并无必修和选修之分。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及具体课程内容包括:(1)田径类(走、跑、跳跃、投掷、滚翻、攀登、爬越,(2)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3)体操类(支撑、悬垂、平衡、队列队形、韵律活动、徒手操、轻器械操、单杠、双杠、跳马、健美操、舞蹈、艺术体操),(4)水上或冰雪类(蛙泳、自由泳、仰泳、滑冰、滑雪),(5)民族民间传统类(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打陀螺、抖空竹、荡秋千、武术套路、格斗、太极拳),(6)新兴运动类(跆拳道、攀岩、轮滑、飞盘)。
2.2 英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
英国基础教育公立学校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游戏、田径、体操、舞蹈、游泳和户外运动6大类,不同运动类别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6大类别是从英国各个学校开展的35个运动项目中精心选择归类的,具体包括:(1)田径(田赛和径赛),(2)体操(竞技体操项目和健身体操),(3)舞蹈(自创自编舞蹈、国际舞、民族舞蹈),(4)游戏(足球、羽毛球、篮球、板球、网球、高尔夫、滑雪、跳伞、橄榄球、排球、射箭和小型游戏),(5)游泳(基本游泳(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跳水、抢救法和急救法),(6)户外运动(郊游、划艇、登山、定向越野、攀岩和帆船等)。英国2013年版国家课程标准将基础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进一步细分为基本动作技能、攻防战术、体能与技能、舞蹈、户外探险和社区体育[4]。
2.3 美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
美国2013年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做出了详细分类,包括户外运动、体适能运动、舞蹈与节奏运动、水上运动、个人表现型运动、球类运动、终身活动7个类别[5];主要身体活动和运动项目包括:(1)户外运动(划船(皮划艇、独木舟、帆船、赛艇)、徒步或背包旅行、垂钓、定向越野或地理寻宝、滑板运动、划水或滑雪、滑冰、单板滑雪、雪鞋行走、冲浪、“Z字形”攀登或攀爬、攀岩、山地自行车运动、探险运动、绳索课程),(2)体适能运动(瑜伽、普拉提、阻抗訓练、动感单车、健身走、跑步、健身游泳、搏击操、健康舞、尊巴、体感游戏),(3)舞蹈和节奏运动(创编动作或舞蹈、芭蕾、摩登舞、民族舞、街舞、拉丁舞、排舞、国标、社交和广场舞),(4)水上运动(游泳、潜水、花样游泳、水球运动),(5)个人表现型运动(体操、花样滑冰、田径、全能运动、轮滑、溜冰、摔跤、自卫术),(6)球类运动(侵入类运动(足球、篮球、橄榄球、手球、曲棍球)、网墙类运动(羽毛球、网球、排球、桌球、壁球)、击打防守类运动(棒球、垒球、板球)、靶类运动(高尔夫球、保龄球、木球),(7)终身活动(户外项目、经选择的个人表现型运动、水上运动、网墙类运动、靶类运动)。
2.4 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
日本2008版《体育学习指导要领》中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7大类:身体构建运动、器械运动、田径类运动、游泳、球类运动、舞蹈运动和武道[6];各运动领域具体课程内容包含:(1)身体构建运动(放松身体的运动、提高体力的运动),(2)器械运动(垫上运动、单杠运动、平衡木运动、跳箱运动),(3)田径运动(跑(短跑-接力、长跑、跨栏)、跳(跳远、跳高、三级跳远)、投掷(铅球、标枪),(4)游泳(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横游),(5)球类运动(进网型(篮球、手球、橄榄球、足球)、隔网型(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棒球型(垒球、棒球),(6)舞蹈(创作舞蹈、民间舞蹈、现代韵律舞蹈),(7)武道(柔道、剑道、相扑)。
2.5 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的差异
众多研究者一致认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要突破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内容分类体系,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健康体育新理念为主线选择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和终身化[5]。具有健身、健美、娱乐和休闲功能的体育项目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大量的非竞技性运动项目已经被列为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英国、美国和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方法突破了竞技运动项目的类属限制,强调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社区体育和终身体育相衔接,从而使校内体育学习和校外体育锻炼深度融合,体育课程内容趋向生活化,实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联互动。
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间体育、水上或冰雪类运动和新兴运动6个系列。为了保证各类体育课程内容不交叉重合,依然按照竞技运动的项群理论进行课程内容的类属划分,课程内容的分类较少考虑学生参与社区体育以及进行健康体适能锻炼的需要。基于“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应该让学生学以致用,即学生能够将体育课堂学习的课程内容自觉运用到课外进行体育锻炼,并在学校体育教育结束后用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作为今后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非仅将课程内容作为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学完以后却成为毫无用处的与生活隔离的“材料”[5]。因此,课程内容分类应该将原有的竞技类运动项目统一划分为运动技能与攻防战术,同时增加健康体适能类和终身体育类运动,使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进行社区体育和终身体育锻炼相衔接,与学生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嵌合,更好满足学生的体育经验储备和生活需求。
3 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思路
3.1 中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思路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体育学习的特点,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划分为5级水平,其中水平一至水平三分别相当于小学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相当于初中7~9年级;水平五相当于高中10~12年级,学校体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依照这4个阶段进行衔接设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思路如下:小学阶段重點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以各类运动项目的游戏比赛为主;初中和高中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均由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民族民间类项目和新兴运动类项目构成,初中阶段注重运动项目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的学习,课程内容呈现多样化;高中学生可以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水平选择运动项目进行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以发展运动爱好并形成运动专长。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田径类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必选内容,同时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内容的递进性,课程目标中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使用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基础教育水平一到水平五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学习→初步掌握→基本掌握→基本掌握并运用→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类运动项目运动技能学习的渐进过程为:运动项目游戏→基本技术→技术动作组合→技术和简单战术→专项运动,各学习水平逐级递进。课程标准通过界定运动技能学习的掌握程度和运动项目技术学习的递进过程,实现基础教育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衔接。
3.2 英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思路
英国基础教育分为KS1(1~2年级)、KS2(3~6年级)、KS3(7~9年级)和KS4(10~11年级)4个阶段,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依照4个关键阶段进行设置。英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构建思路为:KS1(1~2年级)阶段发展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学生应当能够参加竞技类与合作类体育项目(包括与他人对抗和自我对抗)。主要课程内容包括:掌握并运用基本动作技能(如跑、跳、投、接等);参与团队运动,并学会一些简单的攻防策略;提高学生的平衡性、敏捷性和协调性;学会简单的舞蹈动作。KS2(3~6年级)阶段进一步提高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应用能力,教给学生更加全面的动作技能,并让学生学习如何在不同的运动情景中使用这些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独立或合作使用跑、跳、投、接等基本技能;参与体育竞技运动(如羽毛球、篮球、板球、足球、曲棍球、棒球、英式橄榄球和网球),学习并运用基本的攻防原则;发展灵活性,提高力量,改善技巧,增强控制力以及平衡技巧(如田径运动和体操运动);学会一般的舞蹈动作;独立或集体参与户外探险运动。所有学校在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阶段均须开设游泳课程,其标准为至少游进25 m,游泳时动作熟练、精通、自信;划水动作有效率(如自由泳、仰泳和蛙泳);在不同水域能够进行安全合理的自救。KS3(7~9年级)阶段在小学阶段体格发育和技能习得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并趋于专业化,能够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应用自己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在个人或团队竞赛中运用一定的战术和策略战胜对手(如羽毛球、篮球、板球、足球、曲棍球、棒球、英式橄榄球和网球);在其他竞赛项目(如田径、体操)中提高成绩和技能水平;学会不同风格、不同形式舞蹈中的高级舞蹈动作;参加同时带有智力和体力挑战性质的户外探险运动;通过社区网络或体育俱乐部参与校外的竞技体育项目。KS4(10~11年级)阶段学生要学习一些高难度复杂的专项运动技能,并参与多种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生活方式的运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在个人或团队竞赛中运用各种战术和策略战胜对手(如羽毛球、篮球、板球、足球、曲棍球、棒球、英式橄榄球和网球);在其他竞赛项目(如田径、体操)或其他体育运动(如舞蹈)中提高成绩和技能水平;参加多种环境下带有智力和体力挑战性质的户外探险运动;定期通过社区网络或体育俱乐部参与校外的竞技体育项目。
3.3 美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思路
美国的基础教育学制分为3个阶段,包括K~12年级,其中K~5年级为幼儿教育和小学阶段,6~8年级为初中阶段,9~12年级为高中阶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依照这3个阶段进行衔接设置。美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为:幼儿教育和小学阶段(K~5年级)为打基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运动概念,开始接受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为今后掌握运动项目奠定基础[9]。然后是小学高年级更加特定情境阶段,学生开始将动作联合起来并将基本运动技能运用到更加具体的运动情境中,然后这些基本运动技能开始精细化,控制得更好也更精确,导致成熟阶段的出现,故幼儿时期和小学体育教育应该提供与该阶段出现的每一种技能相关的广泛的运动体验。因此,K~5年级课程内容集中在游戏技能、基本动作技能和运动项目共同技能、教育性体操和舞蹈技能的获得和发展上。初中阶段(6~8年级)的目标是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介绍给学生更多不同的运动形式,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刚进入到初中,许多基本运动技能进入到应用阶段,认知的发展使学生的动作精细化,有能力可以在变化的运动情景中应用基本运动技能或者有能力参与更加复杂的体适能运动,学生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种类,并进行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舞蹈类节奏运动、球类运动、户外运动、个人表现型运动和水上运动,重点在球类运动。课程内容在难度水平上呈现出递增趋势,从而避免了同一运动项目或者单元内容的重复。在高中阶段(9~12年级)学生要选择他们喜欢并准备进一步精通掌握的运动项目,即选择发展专长阶段。从初中一直持续到高中再进入到终身应用阶段,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变得越来越个人化,这是前面所有阶段发展的顶峰,并在兴趣、参与机会、动机和运动天赋的基础上提高动作能力[10]。因此,高中阶段应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专项运动选择。青春期的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开始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也具有性别差异,女生更加喜欢健身运动、舞蹈和不具有竞争性的运动项目,不满足于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11-13]。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满足所有学生进行体适能(健身)运动、舞蹈运动和个人终身体育运动的需求。由于侵入类运动和击打防守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参与,故不太适合进行终身体育活动。因此,球类中的侵入类运动和击打防守类运动被排除在高中体育课程内容之外。
3.4 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思路
日本2008版《体育学习指导要领》采用“4-4-4”制,将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12年基础教育划分为3个学段,其中,第1个学段包括1~4年级;第2个学段包括小学5~6年级和初中1~2年级;第3个学段包括初中三年级和高中1~3年級。同时,每个学段再细化为两个大单元进行运动领域课程内容的衔接。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构建思路为:小学1~4年级为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期,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并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基本资质和能力,特别强调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器械类运动游戏和器械运动(垫上运动、单杠运动、跳箱运动)、跑跳类运动游戏和跑跳运动、水中游戏和浮水运动、球类游戏和球类运动、表现韵律游戏和表现运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为体验多种运动领域的学习期,学生在此阶段完成全部规定项目的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运动技能的学习由运动游戏和基本技能向运动项目技能过渡。运动领域中器械类运动课程内容为垫上运动、单杠运动、平衡木运动、跳箱运动;田径运动课程内容为中长距离跑、接力跑、跨栏跑、跳远、跳高和投掷;游泳课程内容为蛙泳、自由泳、仰泳和蝶泳;球类课程内容包括进网型(篮球、手球、橄榄球、足球)、隔网型(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棒球型(垒球、棒球)球类运动;表现类运动包括创作舞蹈、现代韵律舞蹈和民族舞蹈;“武道”课程内容为柔道、剑道和相扑。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为至少能培养学生掌握一项运动使其毕业后继续从事运动的时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运动兴趣从器械运动、田径、游泳和舞蹈中选择1项以上,从球类和武道项目中选择1项以上进行专项运动技能学习,并至少选择1项运动作为自己的终身运动项目,从而培养终身运动的资质和能力。
3.5 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思路的异同
通过分析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构建思路,可以归纳出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中国、英国、美国和日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动作发展顺序把基础教育大致划分为小学低年级(水平一和水平二)、小学高年级(水平三)、初中(水平四)和高中(水平五)4个学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游戏活动和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小学高年级阶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并教授学生运动项目技能,使学生从学习运动游戏向学习运动项目过渡;初中阶段教授学生多种运动项目技能,让学生广泛体验各种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发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高中阶段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某一运动项目技能,根据运动兴趣进行专项化学习,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Oliva认为衔接性是指课程不同层级之间的连续性,如小学与初中课程的连续性、初中与高中课程的连续性,其重要之处在于减少不同学习层级之间的缝隙,让学习者顺利地从一个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14]。中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构建都强调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性,然而英国、美国和日本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从系统论的视角,依据学生的动作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安排,明确规定了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学习范围和顺序,上下学段之间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层次分明、衔接有序。从历时的视角审视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各学段课程内容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存在衔接性较差、缺乏递进性的问题[15]。学生学习低水平的、难易颠倒的课程内容,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某一专项运动技能。因此,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要实现基本运动技能到专项运动技能发展之间的教育过渡,实现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16],必须构建各学段相互衔接且梯次递进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本研究认为在小学低年级(1~4)应全面教授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小学高年级(5~6)教授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运动项目共同技能;初中阶段教授学生多种运动项目技能,让学生学习和体验多种运动项目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高中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教授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强调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能运用某一运动项目进行终身体育活动。我国体育课程应以此思路构建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为学生在高中体育教育结束时掌握一到两项专项运动技能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殷荣宾,季浏.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与路径[J]. 体育学刊,2015,22(5):75-80.
[2] 季浏. 论面向学生的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J]. 体育科学,2013,33(11):28-3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EB/OL]. [2017-05-21]. https://www.gov.uk/national-curriculum.
[5]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Grade 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R]. Reston,VA:Author,2013.
[6] 文部科学省. 小学校,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体育編[EB/OL]. [2017-05-21].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index.htm,2008.6.
[7] 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2):145-154.
[8] 季浏. 体育教师未来不再是“教书匠”[N]. 中国教育报,2017-01-06(08).
[9] GALLAHUE D L,OZMUN J,GOODWAY J. 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infants,children,adolescents,adults. [M]. NewYork:McGraw-Hill,2012.
[10] CLARK J E. On the problems of motor skil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2007,78(5):39-44.
[11] AZZARITO L,SOLMON M.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embodied dis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a gender project.[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9,28(2):173-191.
[12] WILKINSON C,BRETZING R. High school girls perceptions of selected physical activities[J]. The Physical Educator,2011,75(1):71-80.
[13] EIME R M,HARVEY J T,SAWYER N A,et al.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s of adolescent female participatio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2013,84(2):157-166.
[14] 林智中,陳健生,张爽. 课程组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5] 殷荣宾,季浏,蔡赓. 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及价值取向的演变与诉求[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2):81-86.
[16] 杨文轩. 论中国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转换——从增强体质到全面发展[J]. 体育学刊,2016,23(6):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