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国家乒乓球男队赛前训练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乒乓球男队的赛前训练进行研究,研究其赛前训练时间、负荷、技战术训练、模拟训练和比赛以及体能训练的安排与方法。一方面期望留下珍贵的训练学资料,另一方面从这些资料中提取营养物质,期望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培养、大赛备战提供理论上的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时间安排;负荷;技战术;模拟训练;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0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2-0095-06 Abstract:By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expert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author has studied the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of Chinese Men's National Table Tennis Team, including the time arrangement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training load, technical and tactic training, stimulatio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s well as fitness training It is expected to reserve some precious training data and extract useful informa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high level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preparation for competitions Key words: time arrangement; training load; technique and tactics; simulated training;table tennis 收稿日期:2015-01-12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对王皓直板横打技战术发展方向的研究”(编号:2011A086)。 作者简介:[吴飞(1977-),女,河南人,北京大学人口所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人口健康。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北京100084 Deptof PE Teaching,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原因诸多。其中体系成熟的赛前训练是其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物质保障。国乒队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之前都会进行封闭式的赛前训练。主要参赛队员、教练员、陪练人员、科研人员在京外乒乓球训练基地(厦门、正定、深圳等)集结。在每个为期四年的奥运备战周期内,这些赛前训练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在每个奥运备战周期中将有4次世锦赛前、1次亚运会前、2次奥运前的正式封闭训练(每年的冬训不计算在内)共计7次的赛前训练。大赛前的赛前训练是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训练形式。 本研究从训练学角度主要对国家乒乓球男队的赛前训练——封闭训练的时间安排、训练内容、负荷量安排和赛前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以填补乒乓球专项训练学科研成果在此方面的空缺。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重点不是国家乒乓球队赛前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而是着重于国乒男队赛前训练的实践研究,研究其内在的运行规律,负荷、内容、方法具体实施的巧妙性。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用关键词“赛前训练”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到1 184篇文献,其中期刊738篇。根据期刊的来源(主要参考核心期刊)、时间,筛查出主要参考期刊26篇;并用“理论与实践”为关键词,搜索到45 867篇期刊。同理,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时间等因素,筛查出10篇相关参考文献;参阅国家乒乓球男队10年中15次赛前训练的计划、教案。 1.2跟踪观察法 对国家乒乓球男队十年的封闭训练进行跟踪,收集相关资料,并做训练、比赛的统计与记录。 1.3调查访谈法 对国家乒乓球总教练刘国梁,男队教练员吴敬平、秦志戬,运动员王皓、马琳等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1.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国内外训练学专家对赛前训练的概念表述不一。田麦久认为赛前训练指“赛前中短期集训阶段”。普拉托诺夫认为是“国际高级运动员为了准备大赛,常在全年训练中安排一个补充大周期,让运动员直接有目的地准备参加重大比赛”。过家兴等认为:“它是为了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做的专门性准备训练过程”。国家乒乓球男队的封闭训练满足这些训练学专家关于赛前训练概念的几个关键点:国际高水平运动员、赛前中短期集训、目的为参加重大比赛。以下则是针对训练学中赛前训练的思路对国家乒乓球男队的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训练内容、负荷安排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析。 2.1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 不同项目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有所不同。在过家兴等人的研究中,举重的赛前训练时间平均天数为275天,投掷为215天,短跑为375天,中长跑为195天,赛艇皮划艇平均为40天;蹦床队10周;散打为5周。经过10年内15次对国家乒乓球男队赛前训练时间的收集与统计(缺2003年和2013年两次赛前训练数据),得出国家乒乓球男队赛前训练的平均天数为379天,标准差为471天。最长的赛前训练时间是46天,备战2002年第14届亚运会。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赛前训练与以往不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封闭训练地点在正定,时间为2002年8月9日~9月2日;第二阶段在上海,时间为9月5日至9月27日,两个阶段之间在北京休息3天(国乒队很少采用此种赛前训练在两个地方的形式)。因为期间有3天的调整,整体赛前训练的时间则相对较长。赛前训练时间最短的备战是27天,为国家队备战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刘建和认为赛前训练在4~10周,这一时间段涵盖了较多的项目。根据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家乒乓球男队的赛前训练实际在5~7周。 2.2赛前训练的负荷 [FL(K2]查阅国家乒乓球男队15次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资料,显示其负荷的安排比例变化不大;并且,每次封闭训练在基本负荷安排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再根据主力队员的体能状况、伤病恢复等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因此,15次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比例并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为了较为清晰地说明国家乒乓球男队的负荷安排,本研究以2012年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负荷安排为例进行详细解析,见表2。 本次赛前训练共计40天。从负荷安排分析,赛前训练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为大强度、大运动量的一天三节训练(10天,占25%),中期为中等强度、一天两节的中运动量训练(12天,占30%),后期再次换为一天三节的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9天,占22%)来巩固整个封闭训练成果,三个阶段之间辅以全天调整。训练量以大——中——大——热身赛的方式安排。第一阶段是赛前训练的重点,一天三练(上午、下午、晚上)训练量最大,是保证封闭训练是否成功的关键。运动员在此阶段,储备技战术、体能为整个封闭训练奠定物质基础。第二阶段为中运动量安排,一天两练(上午、下午)。目的是适当缓解第一阶段大运动量所带来的体能不适,预防伤病在此阶段也是关注点之一。第三阶段,再次进行一天三练的大运动量训练,最后是正式的热身赛。预防主力队员伤病是本时期的重中之重。此阶段是巩固第一、第二阶段的训练成果,强化技战术训练效果,为启程参加国际大赛做最后的冲刺。 2.3赛前训练的内容 2.31赛前训练的整体流程 袁伟民、陈云鹏、茅鹏都认为,“训练科学化”的核心问题是“训练思路”问题。“训练思路”从何而来,其背后必然要有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国家乒乓球男队赛前训练的内容制定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在每次赛前训练集结之前,国家队教练组通过总结一年来国际乒乓球项目的发展趋势,根据规则的变化,以及主力队员的技战术实力等信息制定全队赛前训练的教案、计划和总体安排。抵达训练地点后,进行3天左右的业务会诊。业务会诊是国家乒乓球男队重要的赛前训练内容。在集训地教练组再次召开会议,并分别与每一名主力队员座谈。主力运动员个人、其主管教练、其他教练、总教练对该主力运动员近一年的比赛表现、比赛成绩召开针对性的总结沟通会谈。从技战术运用、心理素质、体能储备、伤病等各方面对这些参加过的比赛进行认真梳理与归纳,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从自身信息、对手信息、比赛信息三个方面来制定该名主力队员的个性训练内容和方法。而在主力队员分别进行业务会诊的同时,全队进行体能和适应性训练。赛前训练的全队计划、教案与业务会诊之后的主力个人计划奠定了赛前训练的整体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计划之后,便开始了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队内比赛、业务学习、热身赛等一系列的安排,见图1。 2.32赛前训练的整体内容安排 赛前训练内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赛前训练的主要任务、专项特点及运动员的训练状态等因素。赛前训练内容应突出以专项需要为主,并大多是运动员熟悉并掌握的、且具有针对性的、能直接为比赛服务的。以2012年国家乒乓球男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赛前训练内容安排为例来说明其整体的布局和安排。此次赛前训练共计40天,基本的技战术训练为30天,占整体时间安排的75%,是赛前训练的主要内容,技战术训练的具体内容也直接服务于将要参加的国际大赛;队内比赛9次,包括最后的热身赛;体能训练29次,在每天(计划中有1天的技术训练之后未进行体能训练,但几名主力队员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加练)的技术训练之后进行体能训练,见表3。 国家乒乓球男队在赛前训练内容安排上非常清晰,且有规律。大单元之间(一天三练和一天两练)以先队内比赛,后全天调整为衔接;每个单元之间,即一天三练的大负荷运动量,或一天两练的中等运动量训练阶段的内部,以比赛和半天调整为衔接。中期的一天两练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晚上需要全队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观看科研组配合教练组制作的国外主要对手的比赛视频和专业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除了调整日外,体能训练贯穿整个封闭训练。 2.33技战术训练 纵观15次封闭训练的技战术安排,无论是一天三节还是一天两节,练习时间均无较大改变。表4、5为2012年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国家乒乓球男队的技战术训练计划。一天三练的时间安排分别为上午1小时30分;下午1小时10分;晚上1小时40分;合计训练4小时20分。一天两练的时间安排分别为上午1小时50分,下午2小时10分;合计练习4个小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时间统计不包括每节训练课之前的准备活动、训练课后的放松恢复时间和体能训练时间,全部为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时间。在15次的赛前训练中,国家乒乓球男队的技战术训练时间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而期间经历过11分赛制、无遮挡发球等诸多竞赛规则的改革,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于项目的技术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于具体训练内容的确定和球队的整体技术打造是非常重要的。 在技战术训练内容上,每一次封闭训练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但是基本技术的训练内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基本的技术能力之外,所有的个性训练内容则是围绕主力层不同风格的技战术体系展开,不同的训练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和侧重点,最终内容决定形式。本研究仍以2012年国家乒乓球男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赛前训练为典型性案例,从训练学理论上分析国家队封闭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后,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方法追求实战 在准备活动、对攻之后,安排开局的一局比赛。并将结果纳入到竞争系统之中,每场比赛,胜场得10分,输球扣10分,如果主力层输球加倍扣分。目的是希望主力层能较快地进入比赛状态;每天训练中的对拉和兜转攻训练也采用计分的形式,纳入到竞争系统之中,每场比赛胜场为5分,输球扣10分,主力层输球加倍计算。球队在训练中渗透比赛的气氛,目的是避免赛练脱节。队内比赛则是对技战术组合进行检测,并增强心理承重抗压能力,同时将一些训练内容纳入到竞争积分系统,以提高以赛代练的效率。 2)训练内容互为渗透 乒乓球属于技巧性运动项目,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对于体能的要求不算太高。但是由于11分赛制、无遮挡发球,以及即将采用的塑料球等规则的改变,球队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将一部分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相结合。在多球训练的最后15分钟,进行极限训练。即,以大范围的跑动为主,内容在全台不定点走位,推侧扑,全台反拉,大范围摆速,已及冲杀机会球中加以选择。时间和量为:2分钟×3组。 3)训练方式个性化 在下午的2小时10分钟的训练时间内,有70分钟的多球训练时间,多球训练是赛前训练的强化手段,一般由主教练刘国梁或主力队员的主管教练发放,进行多球或多球单练,它是一项个性化的内容。主力队员的个性化训练均是在多球单练中发展和巩固的。尽管每次封闭训练的节奏差别不大,但是每次训练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训练的侧重点是建立在教练组对当时乒乓球项目的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的基础之上,由教练组共同研究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主力层每次的共性训练之外的个性训练内容也是建立在主教练刘国梁与各位主力队员的主管教练的密切沟通的基础上,有着明确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并在训练单元间的队内比赛中检验。 2.34模拟训练和比赛 在一天三练的大运量和一天两练的中等强度的训练单元中,基本上每练习25~3天会有一次正式的队内比赛。比赛的方式方法上会有改变,总体原则是给主力层等备战奥运会制造困难、磨练意志、检验技战术练习效果。 队内比赛非常重视其模拟程度。采用方式不一,均由教练组根据当前中的情况设置。比赛时由科研组的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负责赛前检测球拍,赛时临场执裁。国家队对主力队员的球拍检测总体原则是:球拍和兴奋剂一样,在球队为零容忍。在队内比赛中,要求裁判员对于主力队员的发球合法性进行严格甚至苛刻的判罚。并以此作为适应赛时裁判员出现不公正判罚时的适应性训练。也正是在每次备战中对于主力队员球拍和合法发球的高度重视,国家乒乓球男队在所参加的7届奥运会中均未出现球拍不合格的重大事故和发球连续被判的重大事件。 赛前训练的后期会安排专门的热身赛,并且热身赛为正式的赛事。在赛前训练所在城市或其它城市(有时与女队热身赛合二为一)的体育馆进行。赛事安排与奥运周期内所备战的世锦赛或亚运会的比赛方式密切结合。而奥运会前的专题封闭训练则更要考虑到奥运的比赛模式。 在器材上,球队在大赛前的封闭训练均会采用即将举行的世锦赛、奥运会所用牌子的球台和球。对于球台、球的感觉要精确到毫厘。下面将备战3届奥运会的模拟训练、比赛举例说明。 球队在备战2004雅典奥运会时,采用过噪音训练。在训练时用大喇叭播放比赛时现场观众声音的录音。通过制造吵杂的声音使运动员和教练员能适应在比赛中打球可能听不到击球声和教练员声音的情况,从而营造逼真的赛场环境。 团队制作赛事可能遇到的100个困难问题,要求参赛队员提供自己的答案。其中包括奥运村伙食不合胃口怎么办、双打时你的搭档抱怨你怎么办、裁判不公正怎么办等等细节问题。让每一位奥运主力队员把赛前的种种困难都想到,都尽可能地准备好,并提出种种备选方案。正是国家乒乓球男队在细节上的如履薄冰式的谨慎态度,才能使这个支球队不断经受住了大赛的考验。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半年中,有3次共计100天的封闭训练,约占备战训练总时间的一半。每天的训练都在5小时以上。其中有一种形式为:不允许运动员睡午觉,从上午一直练到晚上。为了提高参赛运动员进入比赛状态的速度,有时安排先坐40分钟以上的汽车,再进训练馆,并且马上开始队内比赛性质的训练课。 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乒乓球男队在北京大学奥运场馆进行适应性训练。在赛场的大屏幕上连续播放自1988年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后的所有决赛场面,让运动员体会奥运赛场决赛中的兴奋但又令人窒息的种种经典画面。在备战期间考虑到国外球台的摩擦系数比中国制造的球台小,球更容易出台。国家乒乓球队为了提高难度,专门在一张国内球台上打蜡,大幅度减小球台摩擦系数,并在这样的球台上让主力层练习发球技术,目的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力争发球不出台。 备战2012年奥运会,国家乒乓球男队的主要对手是德国的左手选手波尔、日本的左手选手水谷隼、韩国的削球手朱世赫等。赛前训练的陪练中有部分队员模仿这些运动员的发球和技、战术套路,并且适当加入青年后备人才梯队中的主要培养队员。国家乒乓球队在每一届备战中都会渗透着培养下一届主力阵容的长远计划。 [JP+1]总之,国家乒乓球男队在赛前训练里集中锻造其整体及个人技术实力,并用队内比赛及时检验训练效果,在强度上超越实际训练,并在比赛意识上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与磨练。国家乒乓球男队赛前训练的各种巧妙安排为其不断取得辉煌战绩奠定了坚实基础。[JP] 235体能训练 在历次封闭训练中,运动员的总体体能训练的时间并未有明显变化,均为40分钟。但是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和体能训练的质量随着小球改大球、无遮挡发球等规则的修改而不断增强。 体能训练在2008年奥运备战周期中开始加入个性化特点,并与运动员的伤病恢复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国家队还专门增加了与美国AP团体的协作与交流,使国家队的体能、康复训练更科学化。 随着塑料球在比赛中的应用,国家队的科研攻关团队预测由于新球的速度、旋转下降,将会导致比赛中回合的增加。在备战里约周期中,国家乒乓球男队将进一步加大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 纵观封闭训练,内容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业务学习、队内模拟训练和比赛、热身赛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并且环环相扣。赛前训练对于主力队员的整体实力的稳定提高至关重要,且只有经过赛前训练对主力运动员们的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打磨才能建立赛时稳固的物质技术保障。 3小结 3.1国家乒乓球队近10年15次的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负荷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训练体系成熟、完备。 3.2国家乒乓球男队赛前训练的时间为5~6周。平均天数为379天,标准差为471天。 3.3在技战术训练内容上,每一次封闭训练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但是基本技术的训练内容是必不可少;所有的个性训练内容则是围绕主力队员不同的技战术体系展开,不同的训练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和侧重点,最终内容决定形式。 3.4球队在赛前训练的队内比赛和热身赛中,非常重视比赛的模拟程度。采用方式不一,均由教练组根据当前中的情况设置。[LL] 35体能训练总体时间没有变化,均为40分钟,但开始加入个性化特点,并与运动员的伤病恢复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性和功能性的特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和质量随着小球改大球、无遮挡发球以及塑料球等规则的修改而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赵家祥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11 [2]张江垠 对实践普遍性品格的一点理解[J] 学术论坛,1980(1):78-79 [3]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1999:65 黄航,等赛前训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1997(3):16-18 [5]过家兴,等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1):71-72 [6]高希彬,夏申吾,方伯生 中国男子蹦床队备战第29届北京奥运会赛前训练负荷特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107-109,112 [7]李龙,赵光圣,郭玉成 国家散打队赛前训练负荷监控[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2):69-73 [8]刘建和 关于赛前训练的几个问题[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40-43 [9]赵光圣 散打运动赛前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J] 体育科学,2006(7):82-9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