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科体育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五忌” |
范文 | 王晓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落实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是学生习得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通过分析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落实的体育教学目标预设可能会出现的大而空、散且杂、难或易、未具体及无主体的现象,旨在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落实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参考,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04?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2.013 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事先预设好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教学目标,并依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才有可能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合理地预设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导,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最终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 1 忌教学目标预设大而空 所谓“大而空”,是指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运动技能目标和情感意志目標表述太泛、太大,没有具体的在教学中可以实施的,与大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预设出与某一课时具体的、能实施的、能检测且可评价的教学目标。比如,蹲踞式起跑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通常在书写时,概括运动认知目标为学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运动技能目标为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少部分同学熟练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运动情感目标为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同伴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教师在预设时,采用了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大部分同学基本掌握、少部分同学熟练掌握等概括性词语,这样的预设较难到具体程度,从而凸显教学目标预设大而空的禁忌。 2 忌教学目标预设散且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最终指向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要涉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但有的教师把三个维度很平均分布在课堂教学中,变成了教条化的模式,这样很不利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才能准确地有重点地进行预设,促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形成优良体育品质,养成正确健康行为,才有利于学生学会并掌握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比如,教师在设定传接棒“上挑式”一节课教学目标时,预设了激发学生对学习传接棒的兴趣;70%的同学基本学会传接棒“上挑式”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在体育赛场上能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这样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设定,且在一节课中需要达成,对学生而言,目标要求较多,教师很难在一节课教学中达成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因此,这样的体育教学目标预设就显得散且杂,亦是教学目标预设的禁忌。 3 忌教学目标预设难或易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鲁姆(V·H·Vroom)认为,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励着每一位学生,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进。这个目标的价值也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同以及目标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身体素质。因此,教师在预设时,要想方设法符合这两方面的条件要求,才能确保学习目标成为激励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比如,蹲踞式跳远腾空技术教学时,教师预设本节课的运动技能目标为90%的学生完成正确的腾空步动作,30%的学生完成腾空制动动作,这对于初学蹲踞式跳远的学生而言,腾空步与腾空制动是所有技术动作难度要求最高的一课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完成的成功率将会很低,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学目标设定过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挑战,这也很难让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预设时,过难或过易都是教学目标预设的禁忌。 4 忌教学目标预设未具体 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程度,学生要知道通过什么学练方法产生这样的变化,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朝向预设的目标前进,不仅使预设的变化更加容易接近学生的学习水平,便于学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还会更好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所学习的运动技术作出科学的评价或检验,以便掌握学生学习的水平程度。大家都知道,评价的依据就是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预设并课前向学生陈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后,其学习过程及学习效率会更高效;而对于教师,准备评价与测验就会更容易,并能依据观看或检测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变化过程和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加速跑第1课时的运动技能(与体能)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短跑项目的发展历史,理解加速跑的动作要领基础上,70%的学生能掌握本次课的运动技术动作,且成功率在65%以上,另30%的学生在规定要求内完成练习动作的成功率在35%左右,并进一步增强体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练习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本教学目标设定的非常具体,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中70%、30%的学生,在规定要求内完成学练动作、成功率在65%与35%左右等都是可检测与可操作的。因此,在教学目标预设时,抽象或未具体的目标是教学目标预设的禁忌。 5 忌教学目标预设无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学会并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又要正视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促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作为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有的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把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于是在教学目标上出现“使学生”、“让学生”等,一看就觉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与课标里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出发点背道而行,因此,作为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比如,耐久跑第1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了解耐久跑技术动作要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步幅与步频的配合,让学生深知呼吸对耐久跑项目的作用与意义。在本节课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使用的“让学生、使学生”等词语都是将学生定义为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在耐久跑教学目标设定时,学生基本了解耐久跑的技术动作要领,70%的学生知道步幅与步频的关系对耐久跑运动的作用,40%的学生熟知呼吸在耐久跑运动中的应用,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目标设定时,无主体是教学目标预设的禁忌。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预设要切合课程标准规定内容,制定适合区情、校情、学情的教学目标。笔者通过本文剖析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可能会出现的大而空、散且杂、难或易、未具体及无主体的现象,为一线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提供一些参考,以便体育教师在设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更加具体、现实、实际、可行、可效、可检、可做,继而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效性,以便增强学生对于课堂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习得,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明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J].体育教学,2017,37(10):13-15. [2] 张鹏.抓教法细节 促目标达成——2017年无锡市梁溪区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有感[J].体育教学,2018, 38(11):46-4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