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
范文 | 安鑫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篮球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娱乐性和经济性的特征,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在高校體育篮球课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忽视,没有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导致篮球教学效果不佳。而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篮球课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篮球课程 分层教学模式 应用 一、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分层针对性教学指导不同层次学习的学习,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具有统一性,往往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忽视,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实际发展。例如:对基础薄弱学生来说,统一的教学方案具有较大难度,不能很好地达到要求,影响篮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基础较好学生而言,教学任务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以不同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有层次性与针对性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篮球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1]。②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由于学生在认知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体育篮球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以及教师引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分层教学旨在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充分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其有所提高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分层。首先,教学对象。在体育篮球课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必须要以学生的篮球知识、兴趣爱好、体能情况、身体素质等为依据进行分层,按照1:2:1的比例分成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代表篮球基础薄弱的学生,该层次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自卑感、焦虑感等心理障碍;第二层次代表身体素质与篮球基础一般的学生,该层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以往获得教师与同学的信任和认同;第三层次代表身体条件好、反应快、基础好的学生,该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强,希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篮球战术和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2]。总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为篮球课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条件。 其次,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中的层次性是结合学生在运动天赋、发展潜力、基础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独特和新颖的方式来讲解基础性知识,吸引基础差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并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及时消除消极心理,提高教学效果;而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让学生观看NBA等篮球比赛,然后有针对性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比赛中体会战术原理,掌握更多的篮球战术。 再次,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按照差异性原则制定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篮球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重点培养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学习和掌握运球、传球、上篮等基础动作要领,树立学习自信心;针对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可对篮球基本理论及其技术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其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教师可以重点培养第三层次学的战术水平和个性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 最后,教学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会对学生学习篮球课的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而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方式的立体化与多样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针对第一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挖掘自身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培养对篮球课的情感态度;针对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应该通过激励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指明改进方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与身体素质;针对第三层次学生,教师可对学生个性化素质进行评价,通过竞争性评价的形式制定更好的标准。 三、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还面临着诸多难题,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学生水平差异合理划分教学层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体育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左茜颖.层次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篮球课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04-105. [2] 史硕新.高校篮球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55-56. [3] 沈云激.在高校体育篮球课中应用“层次教学”的实验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2):43-4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