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思辨 |
范文 | 周志俊 何 亮 摘要:深层生态体育观是在吸收浅层生态体育观思想和深层生态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体育发展的新观念。深层生态学赋予了深层生态体育思考的哲学前提,鲜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主要表现在:(1)弱化人类中心主义是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前提;(2)世界是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是深层生态体育的世界观;(3)深层生态学所推崇的人与自然的共荣共生的价值论,为生态体育文明确立其“和谐”的价值观作出了解释。 关键词:体育哲学;深层生态学;生态体育;哲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16-04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of deep ecological sport view ZHOU Zhi-jun1,HE Lia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Deep ecological sport view is a new conception about sport development, which is formed based on absorbing the ideology of superficial ecological sport view and major theories on deep ecology. Deep ecology provides deep ecological sport thinking with philosophical precondition, distinctive world view and value view, which are mainly shown in the followings: 1) weakening human centralism is the philosophical precondition for deep ecological sport view; 2) the view that the world is a whole and connected is the world view for deep ecological sport view; 3) the value theory on co-prosperity and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regarded highly in deep ecology, has interpreted for ecological sport civilization to establish its “harmonious” value view. Key words: sport philosophy;deep ecology;ecological sport;philosophical paradigm norm 1深层生态体育观的缘起与内涵 现代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类行为和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并对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因其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工业文明的烙印,染上了工业文明的一些恶习,使自身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科技等方面的挑战,出现了人的异化、兴奋剂泛滥、体育暴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体育人文精神弱化、体育“物种”减少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1]。 生态体育观是伴随着现代体育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体育的观念。以往对于生态体育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延伸,往往多局限于体育与自然环境方面。如许传宝[2]认为,“生态体育”是指人们借助各种自然环境,不拘形式地进行休闲锻炼的体育活动,如攀岩、溜冰、登山、滑雪、漂流、野营、定向运动等。胡小明[3]认为“生态体育”就是以自然的活动方式,在自然环境下,按照生物发育的规律来开展的一些身体活动。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亲近自然、贴近自然,重视阳光、空气、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这些界定只将生态体育的概念局限于自然生态,重视体育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有学者称其为“浅层生态”体育观[1]。它以一般生态科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体育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有机联系。 深层生态学是在生态科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将其理论应用从自然生态扩展到人类社会,这使它超越一般生态科学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深层生态学思想应用于体育,就使生态体育认识突破了自然生态,涵盖了社会人文生态,既注重自然环境,也强调社会人文环境[1],这就是“深层生态体育”观。深层生态体育观是一种对待自然、体育和人的新观念。在外部,它关注体育现象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建立“生存于自然中的体育”为基本目的;在内部,它注重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体育与体育实践主体之间应确立一种和谐的价值取向,追求体育与人之间的终极关怀。这就将体育、自然生态和人整合成相互依存的整体。深层生态体育观将现代体育的生态危机归咎于西方文化传统中对待体育的二元论和功利主义态度,拒斥现代体育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和人的异化。深层生态体育观不但吸收了浅层生态体育中关于体育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的主张,因其更强调体育的社会和人文生态,成为了一种体育发展的新范式。 2深层生态体育观的理论前提与哲学观 深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是明确的。首先,它将人类活动置于自然生态之中来思考,认为人类的需要必须转向一种生态可持续的范式才可以得到永续发展;其次,它主张一种整体和联系的世界观。“实体在本质上是完整的,整个有形实体的每一部分属于整个实体,脱离开实体的其他部分就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理解”[4]。最后,它的价值观是在吸收现代生态学中诸如整体性、多样性、共生性等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哲学就是一种深层生态学[5]。深层生态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道教与佛教思想对于深层生态学的影响最为重大。 深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深层生态体育观中,便赋予了这种体育观以鲜明的理论特征。深层生态体育观强调体育、人和自然的和谐。在深层生态体育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体育唯一推崇的工具,追求人体的极限不再是体育的终极目标,而是实现人的健康和谐发展的助手。突显人的整体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有机健康观是深层生态体育的重要价值理念。 2.1深层生态体育的理论前提: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 诺顿提出,一种价值理论,如果一切价值仅以个人感性偏好的满足为参照,这是强人类中心主义,如果一切价值以理性偏好的满足为参照,就是弱人类中心主义。强的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否认自然界有独立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动物、植物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的权利是人类赋予他们的,离开了人就无所谓价值[6]。深层生态学所致力于批判的,是一切存在物都以人类利益最大化为中心的强人类中心主义。它并不否认人类的正当需要和合理的利益保障。 道教作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上有深刻的见解,同时也为深层生态体育观提供了在哲学上的立论基础。正如弗?卡普拉[7]所说,“深层生态学的哲学和宗教结构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在整部人类史中已经多次提出过。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既肯定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万物平等相处,又提出人是万物之长,应该发挥自己的道德潜力,约束与自然生态不平衡的行为,辅助万物的生长、发育,与自然共同进步。道教天与人的辨证统一既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妄自尊大,又弥补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主体性的贬损,这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它与环境伦理学批驳的人类中心论不同,而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论一致。环境伦理学批驳的人类中心论,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的价值为衡量标准,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动植物恢复的能力和自然界自净的能力等,为了满足人类物质占有欲而置地球的满目疮痍、子孙后代的生存维艰于不顾。深层生态体育理论中的“以人为中心”是在批驳科技和体育发展完全以脱离为人造福的目的,纯粹为追求物质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懂得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的变化来认识自然界,因而能够体现人类整体的需要、价值和长远利益的统一。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可能脱离人的需要而存在。体育的一切价值,都必须通过人类活动才能实现。体育不同于自然环境,脱离于人的体育是不存在的。庄子[8]说,“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在他看来,万物是平等的,人与万物可同居同游。道教的贵人重生并没有赋予人类体育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特权,而是要求人在“天人合一”的观点指导下实现体育与生态的平衡相处。“贵人重生”与“天人合一”之间是辨证统一的。 深层生态体育观既承认体育对于人的价值,承认体育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又将体育纳入生态自然的概念之中,认为人类对体育的需要,只有植根于自然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代表了“自然-人-体育”三者的辨证统一,为我们思考体育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和价值,提供一种生态哲学的逻辑起点。 2.2深层生态体育的特点:整体与联系 深层生态观贯穿着两个主题:一是一切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二是现实和宇宙在根本上是运动的[9]。生态观认为,整体世界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只有相对意义,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是更基本的。 生态观让我们认识到,现代体育的一大错误就是假设我们能够把人体的各个器官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这种分离状态下认识他们的功能。事实上,在与人体密不可分的整体相分离状态下,描述他们的概念将不能准确反映各个器官在人体中的情形。只有一种从生态上与其他所有知识相关联的知识才最适用我们这个在生态上相互关联的现实。 中国文化里对于整体和联系观念的阐释是深刻而显著的。莫特说,“正宗的中国人的宇宙论是一个有机体过程的理论,即整个宇宙中的万物是一个整体,其组成部分既相互作用,又同时参与同一个生命过程的自我生成和发展”[10]。这个所谓的自发自生的生命进程具有包容万物的特征。它的进程表明了3个基本要点,即连续性、完整性和动态性[10]。深层生态体育系统同样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体育、人、自然、宇宙都包容在这个存有之链中,它永远不会被打破。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对事物之间总可找到它们之间的连接点,这需要加以深人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发现。 需要指出的是,体育这个有机统一体并不是封闭的系统,要把中国宇宙论思想的3个基本要点紧密联系起来才可以理解。中国的思想家批判性地意识到了人类文化的惰性,且这种惰性终将导致人类文化停滞不前;与此同时,他们也领悟到了人们可以效仿宇宙进程的无限生机来塑造自己的道理。“体育-人-自然”这个统一体,不仅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性,还具有发展的无限潜力。中国太极拳的“圆形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所主张的进化思想大相径庭。诚然,传统的中国体育观缺乏线性发展的思想。但是,反过来说,把中国传统体育说成是一系列相关事件在时间顺序上的重复罗列又是具有误导性的。中国的传统体育观既不是循环论,也不是螺旋论,而是转化论。例如,中国武术思想中有“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观念,就是讲武术这种外在的形式带给人的从身体到精神上的升华。 体育生态系统这个有机体是开放的系统。从这一意义上说,现代体育所主张优胜劣汰的直线型发展的观念是片面的,它只能说明进程中诸多体育形态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不管是循环运动或是螺旋运动,它们都不能充分描述宇宙转化中的多样性,因为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态的。任何几何设计也不能描绘出它复杂的形态”[10]。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是深层生态学的理论支柱,进而也成为深层生态体育的基本观点。生态学家莱文斯和莱沃丁认为,整体是一种由它自己的部分相互作用,并与它所隶属的更大的整体相互作用而规定的结构[11]。体育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与人和自然相互依赖和统一的特性,价值存在于这一完整的系统中,而不是每一单个环节中。 2.3深层生态体育观的价值:和谐 世界观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总是与价值的改变紧密相关。确认体育对人的价值,自然界对体育和人的价值,以及体育的内在价值,这是最基本的理论要求。因为参与体育中的人,他必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它的正题是“自然”,反题是“体育”,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体育”。这就要求,一种冲突的哲学,即人作为掠夺自然的征服者,必须转换为一种互补的哲学,即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通过实践把“自然”与“体育”统一起来,建设“生存于自然中的体育”,正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所向往的,人应以感激的心情栖息在地球上,诗意般地栖息于地球上。 这便意味着深层生态体育观放弃了短视的利益,而将之置于一种地球生态系之中。现代体育的价值模式往往只要求人们在“功利”的范围内考虑体育的问题,忽视了体育之于人和自然的根本意义。现代体育事业借助科技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人类却越来越关注体育带来的商业价值,将体育带来的利益置于生命之上,人的生命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在这方面,深层生态学充满生命关怀的观念恰恰具有独特的价值,它的地球生态系观念是一种天人整体观念,这种观念正是生态哲学一贯提倡的。它启迪人们重新思考体育本质、生命原则等重大问题,启发人们珍重自己的人性,淡化名利心,保持平常心,引导人们逐步从身外之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体育及自然的应然状态。 生态学家E?奥德姆[12]把生物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分成两类:负相互作用和正相互作用。在这两类相互作用中,互利共生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最有利的作用方式。物种越丰富,每一物种个体数量越大,环境条件越复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越大,稳定性也就越大。深层生态学接受了生态学中多样性和共生概念,把它作为自己理论的基本前提,试图将它从自然生态系统扩展到人类社会,因而深层生态学极力倡导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将其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准[13]。 不难看出,深层生态体育观和谐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意思。首先,体育形态是多样性和具有广阔的包容性的,这就假定无任何偏见、不妄加评论的立场,就是让世界上各种体育形式以不同的形态尽情展示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这只有当竞争、异化、侵略被彻底转化以后才有可能。因此,体育的和谐还意味着其内部的共振支撑着体育的秩序。也即其本质从竞争转向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其实就是各种体育形态互利共生的关系。 这种观念暗示我们抛弃达尔文提出的现实主义的自然法则,去享受体育带来的和谐与和平的福祉。然而,我们却不能将体育的这种和谐观理解成幼稚天真的原初状态,也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的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当今体育远没有实现《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大同”,竞争仍占据着主宰,并带来一系列对于人和谐生命的不断破坏,为了利益两败俱伤的比赛、球场暴力、非正义以及兴奋剂等等。深层生态体育观的本质为和谐,并不是出于幼稚和浪漫主义思想,而是相信这才是体育的本质和真相。但这并不是说,深层生态体育观就完全抛弃了竞争,相反,它不但吸收了现代体育严格的竞争技巧,还将它发扬光大,只不过这种竞争背后是出于对人生命和谐的眷顾,而不是出于器物的追逐。虽在其表面有紧张和冲突,如海面之波浪,但其深层结构却永远静谧安详。这种竞争的关系意味着合作和团结,而不是分歧和纷争。 根植于工业文明的现代体育生态危机,如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一样不可避免[14]。深层生态体育观就是在现代体育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境遇之下提出的一种关于体育发展的新观念。它以深层生态学为其理论来源,在浅层生态体育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深层生态体育并不是某种具体的体育形态,而是一种关于体育发展的模式和理念。深层生态体育观不但吸收了深层生态学思想中最为根本的核心观念,而且深层生态学庞杂的理论体系,更将为深层生态体育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构建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 [1] 龚建林.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 体育学刊,2008,15(7):20-22. [2] 许传宝. 体育生态学——生态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87-89. [3] 胡小明. 生态体育[N]. 羊城晚报,2005-09-24(8). [4] 罗斯?莱昂[英]. 斯宾诺莎[M]. 谭鑫田,译.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88-89. [5] 蒙培元. 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J]. 新视野,2002(6):42-46. [6] 傅华. 生态伦理学探究[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95-197. [7] 弗?卡普拉. 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 冯禹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10. [8] 庄子. 中华文化信息网[EB/OL]. http://www.ccnt.com. cn/wisdom/zhuzi/dao/zhuangzyuanw10.htm. [9] 奥辛廷基斯. 未来启示录[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45-246. [10] 杜维明,刘诺亚. 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世界观[J]. 世界哲学,2004,59(1):84-90. [11] 罗?麦金托什. 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M]. 徐嵩龄,译.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5. [12] E?奥德姆. 生态学基础[M]. 孙儒泳等,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6. [13] 雷毅. 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7. [14] 邓跃宁.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J]. 体育学刊,2002,9(6):5-7. [编辑:李寿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