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体健康状况研究
范文

    白苏雅拉图

    摘要“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实际上是同一群体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当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氛围,并建构起了相应的制度机制;但是对于随迁子女身心健康的关怀则还不够。调查民工随迁子女身体健康状况,并寻找原因,然后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便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流动民工 随迁子女 身体健康

    一、引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滞后,是一系列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受较发达地区的经济收入及其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人居条件的吸引,农民工们已经逐步抛弃之前安土重迁和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转而更多地选择迁出农村老家举家搬到易地定居,这就引出了随迁子女系列社会问题。从“留守儿童”变成随迁子女,从偏远、闭塞、落后的农村步入发达、开放、奋进的城镇生活,新旧环境巨大差异下,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重大转变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二、民工随迁子女群体身体健康概况遇到的挑战及原因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身体健康概况

    笔者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4所农村(郊区)学校学生为基础,结合国际国内权威的儿童健康体质相关指标体系,得出农民工子女身体整体上处于基本健康状态,但存在大量可能引发健康风险的因素的结论。具体而言,内科方面,心肺肝脾功能整体上农村学生要比市区小学好,尤其是心率农村学生就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而市区有超过5.8%的学生需要进行二次复查,并最终确认有2.3%左右的学生心肺肝脾功能存在健康隐患。其次是眼科和口腔科,重点在视力、沙眼和结膜炎以及牙周炎和龋齿问题上。城市小学生平均视力在4.9左右,而农村学生视力则九成以上在5.0以上,凡是眼病方面,尤其是沙眼病的常见性疾病,情况却又刚好相反。同样地,体检数据显示,农村小学毕业生牙齿患病率远远超过城市。体态体型方面,无论是身高、体重、外形、器官搭配,还是肤色,城市学生都比农村学生更加健康和谐u·。然而,身体机能尤其是体能方面,从短跑、立定跳远两项数据及其身体的敏捷程度等直观性指标都能发现,农村孩子又要比城里孩子优秀。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体健康遇到的挑战

    一般而言,只有人居环境较好的城镇才最可能成为农民工们迁入的首选地。而据不完全统计,超过90%以上的农民工会选择务工所在地比较靠近的城镇,仅有少部分选择回家乡所在的城镇安家。这就是说,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到新的生活环境的形式是剧烈而非渗透式的。城市生活要求勤洗澡、刷牙、常剪指甲、理发、换洗干净衣服。但很多随迁子女由于隔代监护,在农村的生活中却并未养成上述习惯。而周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抗疾病的最好办法。由于农村现代工业不发达,相应的病原体也就少得多,因此孩子们在农村生活,即便不是特别讲卫生,可能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自身抗体化解,最多吃几颗药就解决问题。但是城市现代工业发达,生活垃圾多,人口密度大,空气流动不畅,因此不讲卫生发生病变的几率就要大得多,加之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跨省迁移的民工子弟医疗保障相对脆弱,这就给他们的身体健康积累了巨大隐患。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体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

    父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造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问题,隔代监护是随迁子女在“留守儿童”时期身心问题所以大量产生的重要原因。从生理学的视角来看,留守儿童所以会出现病变性的、形态性的健康問题,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卫生保健,不良习惯,营养不足,计划免疫,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疾病。卫生及其习惯问题,根本在经济。笔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长达三四个月不洗澡,不洗澡、不刷牙更是常事,其最主要原因就是洗澡不便。因此首要是提升物质条件。不为“无米下炊”了,物质生活丰裕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次是宣传教育问题,农村小学应将卫生教育课程常态化,大力培育孩子们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针对营养不足的问题,国家开启了九年义务教育,并提供生活补贴,但是孩子们毕竟是快速长身体的年龄,对富含各种营养的食物的摄入量要求是很大的。一顿营养餐绝对解决不了孩子们营养补给的问题。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监护不到位也是孩子们出现疾病感染的常见原因。

    三、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体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农村的生活可能是无计划或半计划的,相对比较随意而疏于紧凑。由于父辈外出务工,爷爷辈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基本已经全部或是部分地丧失了从事农业的能力,因此,随迁子女们的“留守儿童”时期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大部分时间最多做点家务,其余是闲暇时间。因为是隔代监护,孩子们能够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不必被周围的环境和父辈所压制但是进入城市生活以后,他们必须快速融入城市里同龄人们有计划、有目的而紧凑的生活模式。再来说行为习惯方面,最突出的莫过于个人卫生和日常作息时间的安排以及南此延伸出去的公共场所的行为变迁。因此,培养他们像城里面的孩子那样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坚持每周洗澡、每天刷牙,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学会午休,不随地吐痰,尽快适应城市交通等都必然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有利影响;同时国家层面也应当加速户籍制度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从制度上化解民工随迁子女的健康困境。

    四、小结

    实际上,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是同一社会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普遍存在都植根于我们不通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搬走了的孩子们到新家那边的身心健康问题;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继续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们,只有留下的和搬走的,都能够在身体健康上得到良好的制度安排,破除认为的壁垒,才是真正的均衡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