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和谐校园”理念对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指导意义 |
范文 | 赵长征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6-039-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和谐校园”为背景,全面了解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基本情况,指出“和谐校园”为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和谐校园”为高校社团的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和谐校园 体育社团 体育文化发展 一、前言 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深化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积极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执政能力方面的—个重要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又重新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理念就此诞生。构建和谐校园,是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在高校的具体实施,所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补充与发展的过程。高校体育社团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校体育社团不仅仅是丰富大学生体育生活和开展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体育社团的发展是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促进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途径,因此,健康而全面发展高校体育社团显得尤为突出。 二、和谐校园与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的关系 高校体育社团是活动范围在高校校园内,并且由学生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自发组织、自主参与,以相对稳定的体育活动为组织载体的群众性体育组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校也对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不断重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让更多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体育社团的建设,不断规范社团发展的关键,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推动校园体育的发展。 体育活动作为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这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锻炼的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在吃奶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现的团队合作精神、优良的行为规范等精神品质都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体育社团建设,不仅仅是推动校园体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三、体育社团的发展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最大的优势是打破年级、院系、专业的限制,更加丰富不容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院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并且高校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举办活动的方式,这对培养学生进行管理、组织、策划等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突出,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组织安排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为学生活动奉献自己力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学生独当一面的能力;另外,学生通过自我组织、自我參与的方式举办社团活动,提高的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在学校生涯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社团活动成为生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不断成长,他们对于体育活动形势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体育活动已经无法够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社团立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把握新形式,不断创造出全新的符合学生基本需求的体育活动形式,借此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体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体育活动朝着深层次方面发展,铸造校园体育文化精神,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情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加强国内外高校间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目前高校举办的体育社团活动已经跨越学校、城市共同举办体育活动,甚至有的体育社团与国外高校共同举办体育活动,譬如苏南轮滑比赛节等,各个学校间的体育社团共同交流、学习,将自己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传播出去,并且在其他学生体育社团学习更多的优秀成果,促进高校之间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并推动本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另外与国外体育社团交流学习中,吸收借鉴国外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学习别人优秀的体育文化活动,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四)推动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学术成果 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现阶段,对于高校体育社团的学术交流非常频繁,通过学术交流,将最新国内外关于体育社团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给学者,了解最新的体育社团发展新动态,启发有关学者加大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科学研究,这对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迈向坚实的一步,并且这对于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也是一大贡献。 四、和谐校园建设对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更加完善体育社团管理体制的建设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高等学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育人理念。管理育人是高校适时施教的一个体现,它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特殊作用。加强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和谐校园运行的关键一步。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高校相关部门要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党委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领导,学校团委要承担起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各部门之间要配合好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运行,尤其是活动举办过程中,保障场地、器材、经费等方面的物质基础。领导要贯彻党中央精神,为学生体育社团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和制度管理,提高社团运行效率,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互惠、成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共同促进体育社团建设,保障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全面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繁荣 构建和谐社会,以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为写照,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紧紧围绕活动与学生这两个主体,通过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创造出符合现在学生以及主流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力度,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提高社团的影响力度和地位;此外,学校领导针对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扩大社团举办活动的资金保障,除了学校拨款和会费之外,学校应该鼓励社团走出去,争取与校外部分企业合作,拉动赞助,扩大社团举办活动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依靠学生这一主体,需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除却活动内容和资金之外,场地、设施器材是否健全显得十分重要,提供更多的场地、器材等保障,学生才有意愿参与其中,才能发挥社团应有的功能。 (三)保障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就提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中共中央取得了很大进步,随后关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呼之欲出。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椭皆社会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公平性和多样性。同样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的发展,让那个更多的学生在体育社团活动中找到体育的魅力,通过参加体育社会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发展,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