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电子竞技运动在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的途径
范文

    王春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2016年9月2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代码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它与网络游戏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活跃,代表着新生力量的群体,一直走在信息与潮流的最前沿,这项运动在高校里开展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本文通过对电子竞技运动进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意义的分析,提出了电子竞技进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的途径。

    关键词 新增专业 电子竞技运动 高职院校

    电子竞技于2003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并在2008年被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2016年9月2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代码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作为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成为它最活跃的群體。

    一、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

    电子竞技运动是由“电子”和“竞技”这两个基本元素组成的:这两个基本元素都为运动而服务的,“电子”是运动方式和手段,“竞技”是运动的目的。电子竞技的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参与运动的真实人的各种能力、意志和精神,所以它和体育本质的东西是一样的,它要遵守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比赛原则也是一样的。电子竞技运动基本上是体育模式,一般十到三十分钟可以结束一局比赛。

    了解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就很容易理解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团队精神、自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他的意志和精神,更能培养他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正确认识电子竞技体育

    电子竞技运动目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对战类项目,此类开展比较广泛的项目主要有:英雄联盟(LOL)、星际争霸、反恐精英(CS)和FIFA足球。另一类是休闲类项目,包括网络斗地主、麻将、围棋、象棋、桥牌等。

    (一)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电子竞技体育

    大部分否认电子竞技同属于体育项目的人认为:在传统意义上,体育是指一项身心投入的竞技运动,而电子竞技玩家虽然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却几乎没有身体机能的发挥,所以在这一点上看来,电子竞技不是体育运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他的方面,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所有的竞技比赛都是在考量比赛者头脑的反应速度,肢体的协调性,以及参赛者的心理素质等相关因素。众所周知,很多体育项目都起源于最初的游戏,而新兴的电子竞技运动也一样显示出了体育的本质。尤其是其鲜明的对抗性和规范的竞赛规则,逐渐被崇尚个性和时尚的现代人所青睐。目前,人们喜爱的电子竞技运动如足球、篮球、台球、射击、即时战略、棋牌等项目,都是体育运动电子化和电子游戏体育化的产物。随着对运动、健康理念认知的逐步提高,对于电子竞技运动这种新体育形式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因此电子竞技体育也迅速得到发展。

    (二)应当正确区分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

    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是一对“双生儿”,很多人分不清两者,但事实上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网络游戏的目的和方式是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玩家以追求感受为目的进行角色扮演,完全是通过时间积累来提高,基本上不需要游戏的技巧、也没有对抗,这也是很多不了解电子竞技的误区。笔者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看着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也很痛心,这也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电子竞技则接近于那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着可定量、可重复、精确比较的体育比赛特征,只不过其器械、比赛环境等等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的而已。

    三、电子竞技运动进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的途径

    (一)提高高职院校师生特别是体育教师对电子竞技的认识

    在成都高职院校领域,很多教师认为电子竞技就是网络游戏,部分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对体育课程中开展电子竞技并不支持。因此,首先应该在体育教师群体,进而在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普及电子竞技的知识和好处。介绍此项活动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协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改变和打消他们对电子竞技活动的误解,消除偏见。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的需求,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象征,也是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符合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要充分发掘竞技育人的优点和优势,开展一些诸如足球、篮球、赛车等和体育结合更紧密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和协调等能力,利用这些项目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尽量避免选择暴力竞技项目。

    (三)提高校方对电子竞技的重视,多以学院、系部的名义开展体育类电子竞技大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千春.高校体育课开设电子竞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2] 贺福仁.对高校体育课增加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思考[J].科技咨询.20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