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醉翁亭记》的开篇艺术
范文

    唐巢中

    常言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凡写作大家无不重视文章的开头。《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艺术成就最高的散文之一,这篇散文起笔颇具匠心,表现有三:

    一、长镜推进,由面及点

    该文提笔写“环滁皆山也”,是广角镜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群山环绕的滁州城(是否属实,当作别论),这是全景;接下来镜头转向“西南诸峰”,“琅琊山”赫然在目;随镜头推进,范围逐步缩小,“酿泉”进入人们视野;然后,镜头越拉越近,一个特写凸现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作者用長镜头逐步推进的方式,视野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面到线再到点,仿佛带着读者亲历一般。行文至此,自然点题。这样的开篇也突出了欧阳公散文的特点:迂徐委备、条达疏畅、自然平易。

    二、暗示题旨,开启下文

    文章顺势由亭写到人,分别介绍了醉翁亭的建造者和命名者;又由人写到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亮出关乎主旨的两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两句是全文的关键句,它暗示题旨,开启下文,为下文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饮之乐、众宾之乐、禽鸟之乐和太守之乐等,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欲露还藏,引而不发

    该文开篇欲露还藏的特点有二:一是“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那太守号醉翁,姓甚名谁呢?却打住不表,到文末才抖出:庐陵欧阳修也。这样欲说还休,足可吊人胃口。一是“山水之乐”,“乐”的含义只现冰山一角。文章主体描绘了山间朝暮四时之美景,叙写了游人之乐、宴饮之乐等,到文末通过禽鸟之乐、众人之乐与太守之乐的逐层推进的议论,剥茧抽丝,最后揭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在此,“山水之乐”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作者单位:乐至县宝林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