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朗读教学中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
范文 | 梁吉军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学生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在朗读中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一、标点符号传统的块状传授模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标点符号的知识,传授的方式主要是专题训练,即为考试服务。所以标点符号成了一种冷冰冰的理性的知识。有时我们还会举例来让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妙用: 有位客人待在主人家老是不走,天下起了雨,主人便写了一张字条给客人,想让他离开字条是这样写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可是客人看了还是留下了。你知道客人是怎样读的? 1.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天天下雨,我已经不想留)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与留人无关) 3.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不让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犹豫不决型的客人) 5.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非不让留) 6.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还是天让留啊!) 学生和教师沉浸在标点符号的妙趣中。这种块状传授教学模式常常出现在复习应考过程中,教学比较系统,知识概念比较清晰。 二、标点符号新型的朗读教学模式 这种块状传授教学模式,只是会在复习课上出现,这对标点符号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先来看看标点符号的定义吧: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有时标点符号恰恰能表达文字不能说出的内涵。 例如,鲁迅的文章里我们常常能感受到这一点,《记念刘和珍君》: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这里的逗号作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哽咽的倾诉。 契诃夫的《变色龙》: 1.“你竟敢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说话声。“伙计们,别放走它!如今咬人可不行!抓住它!哎哟,……哎哟!” 2.“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不错。……这是谁家的狗?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等到罚了款,他,这个混?蛋,才会明白把狗和别的畜生放出来有什么下场!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叶尔德林”。 3.“我自己也知道。将军家里的狗都名贵,都是良种,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东西!毛色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下贱呸子。……他老人家会养这样的狗?!你的脑筋上哪儿去了?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上,你们知道会怎样?那儿才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转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赫留金,受了苦,这件事不能放过不管。……得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莫非他老人家的哥哥来了?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来了?”奥楚蔑洛夫问,他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可了不得,主啊!我还不知道呢!他要来住一阵吧?” 我们通过准确朗读句号的停顿、语调,可以感受到奥楚蔑洛夫的耀武扬威的神态;通过准确朗读问号的停顿、语调,感受到奥楚蔑洛夫奴颜媚骨相。句号和问号的转换正好把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性暴露无疑。 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对标点符号的态度越是严谨,因为标点符号不仅仅是符号而已。只有把标点符号想要表达的,通过朗读充分表达出来,才能让作品中的人物活灵活现。 三、标点符号的随文而教模式 从定义中我们还能了解到标点符号的作用: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多地把标点符号的运用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 如关于句号,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很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沉重悲哀的心情和肃穆的气氛。文本第一段也就是第一句八个字,连续用了四个句号:“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在师生准确的句号朗读停顿中,我们一下子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沉重肃穆的场景中,心情也被这种无限悲哀的氛围所感染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里的冒号、逗号的作用就可以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温馨氛围。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里的句号和逗号同样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一份沉甸甸的孝心。 当然,这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朗读能力。不管怎样,让我们多多地关注标点符号这一独特的标志,因为它也是书面语言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作者单位:奉化莼湖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