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说文本教学应突出“三深” |
范文 | 缪海蓉 作为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形式之一,小说无论在创作和阅读上都有其特性。相对于诗歌、散文,小说更具故事性;相对于戏剧,小说的情节内容更加完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小说故事性强,阅读相对容易,其实不然。如果仅仅从情节角度把握小说文本,那么就会陷入浅层次阅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说文本教学中,如何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深入、深化。 一、深刻体悟情节内涵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题、形象的塑造、作者的情感都是通过情节来展现的。对小说情节的把握,是研习小说文本的基础。在小说文本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通过让学生浏览、自读等形式把握小说基本内容,通过复述小说中具体事件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情节。这些教学方式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但其缺点是容易导致阅读肤浅化,了解泛泛化。一般而言,没有经过特定的引导和阅读训练,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都会简单停留在故事本身,对故事情节所要呈现的内涵往往不加考虑。因此,在小说文本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加强对情节内涵的把握,真正深入小说文本。 如执教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我采取了“三读”的方式,让学生留意情节、把握内涵。第一遍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能用500字左右的语言对小说进行完整的介绍或者概括。因为这篇小说比较长,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注重小说故事的整体结构和梗概,能完整地把握情节和主要内容;第二遍读,要求学生自由选读,就某一个人物介绍其在小说中涉及到的所有情节。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所有人物在情节中发挥的作用;第三遍读,要求精读。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讲述小说中你最感动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在这样的要求下,不少学生就将小说中特定的情节框出来,并自觉放入到整篇小说文本中去研习,从而把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从而实现了对情节内涵的深刻把握。 二、深入评价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主题、突出主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很多,正面的、反面的,主要的、次要的,直接表现的、简洁渲染的等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程度深不深,是研习小说文本的关键。在小说文本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正是通过引导学生从了解、评价人物形象入手来研习小说文本。如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节、特定的环境来揭示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是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话题。 如在教学高尔斯华绥《品质》这篇小说时,学生对小说情节理解很容易,对格斯拉先生的评价却很难。不少学生质疑其身上所呈现的品质的现实意义,认为格斯拉先生是食古不化、迂腐难教的代表,在市场大潮中注定难以生存,不值得学习和表扬。教师如果硬性地说明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品质如何崇高,难以让学生信服。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这一形象,我引导他们从三组关系入手深入评价格斯拉: 第一组关系:理想与现实。小说中多处写到格斯拉对靴子的理想:“好像在迷恋着理想”、“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等句,说明做出最好的靴子才是格斯拉的真正理想,虽然面对现实,但他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从这一点看,其难道不值得尊重吗? 第二组关系:主题与背景。小说主题讲的是理想在现实中幻灭所呈现的品质,但这一主题的背景很特殊: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垄断下,手工作坊在工厂冲击下的衰败与破灭,而大公司制造的劣等靴子却满足了人们追求时髦与速度的要求。由此,格斯拉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千万破产的手工业主,他们中很多为了应对冲击,或者转型,或者放弃品质追求,但格斯拉“是个怪人”、“做顶好的靴子”,直至饿死也不放弃品质,这正是在特殊背景下人们对诚信的呼喊。 第三组关系:“我”与格斯拉。用“我”对格斯拉的敬畏心理,来衬托格斯拉在特定背景下的不合时宜,但同时又为“我”这样的人所崇敬,通过“我”与格斯拉的具体交往,塑造了一个诚实、守信、敬业的具有高超制靴工艺的老手艺人形象。 三、深化作品思想主旨 好的小说,其思想主旨必然非常深刻。如果只能浅层次地熟悉情节和简单评价人物形象,那么小说的思想主旨是难以得到深刻呈现的。在对情节的深入体悟和人物形象的深刻评价基础上,小说文本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挖掘小说的思想主旨。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深刻地把握主旨,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如在教学沈从文《边城》这篇小说时,不少学生很难从小说情节和翠翠这个人物形象中去理解小说的思想主旨。不少学生将小说看成是描写爱情,是写小儿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闲愁。毕竟小说中大部分情节都是描写翠翠的独自忧愁,描写其与天保、傩送兄弟俩的相遇及交往。很多同学将之简单看作是“田园诗”、“风景画”,其实不然。在教学中,我特别点出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大致时间。很多同学才突然发现,原来小说中描写的牧歌式的“田园”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呈现,在这美丽的田园周围,还有着无边的黑暗呢。这样就引导学生将理解小说主旨的思维散发开去,不少同学发现在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的背景下,其实是民不聊生的,但是从一个单纯的小姑娘的视角里,却有着情感的美,人是美的,景色也是美的,这就与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所描写的边城越美,越衬托出周围环境的黑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明白小说的主旨往往和时代背景、作家写作意图密切相关,必须结合起来研习,才能更好把握住小说的思想主旨。 其实,小说的核心三要素就是情节、人物和环境。因此,小说文本教学就要针对小说本身特点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小说的情节营造、人物塑造、主旨呈现等角度研习文本,从而实现对小说的深刻理解。 (作者单位:栟茶高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