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气象为农服务 |
范文 | 孙俊丽+韦美静+曹立前 摘要:湄潭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总面积1864.3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2℃。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烤烟、油菜、玉米等,使得农业成为湄潭县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气象为农服务是支持湄潭县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发展湄潭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众所周知,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是极其重要的。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不同的农作物要求的适宜气象条件不同,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不可脱离的自然环境。同时气象灾害也一直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灾害,湄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春季低温、倒春寒、冰雹、暴雨、夏旱、秋风、秋季绵雨和冬季凝冻。这些灾害的发生不仅仅会给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也是造成农业生产减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气象; 服务 ;农业 目前农作物生长除了土壤、种子和地形因素外,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决定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湄潭是农业县,同时也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县份,农业气象服务实时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不仅在防汛、抗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气象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 天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变化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2.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3. 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 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 二、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点 1、强化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农业气象服务。通过对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问题展开的实地调研和讨论,深入分析当前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农业气象发展的新思路; 2、科学谋划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及農村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进一步认清当前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提升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和效益; 3、提升工作能力、改变服务模式。目前气象为农服务的重中之重就是摸清气象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提供什么样的为农服务?就湄潭而言,迫在眉睫的是: (1)、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预报准确率是对气象部门的基本要求,但是天气瞬息万变,加上由于前几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全球气候异常,种种原因,给气象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预报准确率有待加强,在气象部门硬件设施不断提升的今天,利用现代技术加大短时邻近预报力度,采取中期不准短信补,短期不准临近补,临近不准实况补的服务理念。 (2)、加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发布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对外服务的多样化,多渠道,方便快捷。基层,特别是农村历来是气象灾害高敏感区域,也是气象灾害防御第一现场。同时,由于基层(农村)基础条件差,通讯不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往往不能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应用水平不高,因而农村成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薄弱地区。这就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合理快捷的发布及信息共享机制,让气象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准确的到达农民手中,也就是最后一公里建设,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进气象为农服务长效发展。 目前我县的服务渠道已经多元化:手机短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QQ群、邮箱,每天两次对外发布天气预报、实况,如遇重大灾害性天气,则不定时发布信息,让社会大众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 (3)、加强直通式服务,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种养殖大户和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园区的需求,这就要求气象服务工作者改变服务观念、服务方式,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农业示范园区,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需所求,做到以需求为引领,扎实开展为农服务工作。 (4)、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防御气象灾害。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从县到村的信息发布网络,让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来,做到各负其责,各行其能,有效应对在灾害天气,将灾害性天气的损失降到最低。 4、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注重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作业装备现代化建设,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坚持需求引领、服务生产与民生并举原则,增强重点领域服务能力;推进科研体制创新,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快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安全监管能力。要切实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实现新跨越。 推进融入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基层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气象为农服务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探索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公益性事业,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特别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未来5~10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也到了高投入、高成本、高价格的阶段。全力以赴把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气象服务责任重大,农业生产对天气服务的精细化、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期望气象部门能够提供在时间和空间更为精细、量级更为准确、要素更为多样化的天气预报产品,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坚持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就一定能够促进气象为农服务的长效发展、健康发展。 总之,气象为农服务,把农业气象业务作为专业气象发展的最优先领域,就是帮助农民朋友趋利避害,既要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又要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当然为农服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发展湄潭县经济所需的一项重要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