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用思维导图探寻从阅读到写作的路径 |
范文 |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绘制学习地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绘制写作地图,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精选材料,写出佳作。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地图;写作地图;途径 “思维导图”这一理念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提出,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部编版语文教学的過程中,笔者发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学习地图”,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经绘制好的“学习地图”进行写作,促进其创作灵感的产生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一、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学习地图,厘清文章行文思路 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学习地图可以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传播学上的解码过程,也就是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阅读技巧解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在这里需要用到分类和归纳这两种技能。 思维导图的核心是确定主题中心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然后根据分类和归纳,将所读内容一点一点地进行填充,最后绘制成一个完整图形,方便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雨的四季》为例。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而且“性情各异”,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让读者感受到四季的雨水之美。学生在浸润式阅读之下,往往能产生美的朦胧感受,但是一合上书本,似乎就又忘记每个季节的雨水都有什么特征了。因此,建议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画思维导图。如此一来,学生就对作者都选择了哪些素材来展示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都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感性的美感和理性的美感就能比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思维导图绘制如下: 二、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写作地图,厘清写作思路 如果说边读边绘制学习地图是对作者写作思路进行解码的过程,运用了分类和归纳的技巧,那么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写作地图就是对将要写作的内容进行编码的过程,需要运用到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写作就是将我们从外界获得的并经过内心自我传播之后的感受以人们所能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出来,以期和交往的人获得更多的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个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 联想和想象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问题检查法”其实就是常说的“5W1H”模式,即who(谁)、what(目的)、Why(原因)、When (时间)、Where(地点)、How? (方法)。在写作中,学生如果无话可说,没有什么材料可写,不妨试试用“问题检查法”展开写作。当然,在同一篇文章中,这几个因素不用全部都用到,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几种展开写作就可以了。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会记事写作实践的第二个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为例绘制思维导图。“‘那一次到底是哪一次?发生在什么时间的事情?是和谁在一起发生的?到底是什么事情?事情是在哪里发生的?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解决?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再加上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一篇文章的腹稿就打好了。下图是一个学生画的思维导图: 那一次,我真的很后悔 我是一个做事有主见的人,但是,那一次,我真的很后悔。 那是去年暑假发生的事情了。 我和好朋友早就想去参加海南的沙滩舞会,为此,我们放弃了很多品尝美味的机会。 暑假终于到了,我的梦想就要成真了! 可真应了那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弟弟就是孙猴子派来收拾我的吧?他在我的书桌看到了我的出行计划,嚷嚷着要跟着我去。我才不要,谁愿意带着一个拖油瓶去呢? 我和弟弟的分歧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争吵,最后竟还演变到了扭打的地步。 弟弟力气很大,我有点打不过他,最后打红了眼睛的我居然拿起鱼缸狠狠地砸在了弟弟的手上。鱼缸碎了,弟弟的手被扎破了,大量的鲜血涌出来,金黄的小鲤鱼惊慌地做着最后的挣扎,各种画面也争着冲向我的大脑。 这条鱼还是弟弟小时候去钓鱼钓回来的,那是他第一次钓到小鱼,兴奋的我们给它选了一个漂亮的鱼缸,铺上洁白的鹅卵石,种上柔韧的小草,还装饰上漂亮的贝壳,我们一起给小鱼喂食,一起给小鱼晒水换水,一起给小鱼取名“鱼小强”。听说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就是通过观察游鱼而锻炼了一双灵活的眼睛,因此,我们也常常在一起观察鱼小强游泳…… 弟弟的手留下了一个永久的伤疤,陪伴我们三年多的小鱼也没有了,我真的很后悔。 三、探寻从阅读到写作的路径 从阅读到写作之间到底有没有可以串联的路径呢?有的。思维导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可视化的学习,即利用直观图表达信息、将思维的过程显化,并借助主观图管理、鉴别各种信息,提出创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图文并茂、主题突出的思维导图来呈现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运用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学生主动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能够根据思维导图模式写读书笔记,能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取长补短,共画一张思维导图,在课下能将思维导图作为复习的工具,对一个学习阶段或者主题的内容进行温习,并能将零散的知识点根据其内在关联性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网。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写作的主题,然后进行发散性思维,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分门别类整理出来,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精心选材,寻找与表达主题最相关的材料,然后设置一定的行文结构,辅之以相应的修辞和表达手法,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就出炉了。 阅读和写作没有完全分明的界限,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别人写作的过程,学生写作的过程也就是将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落实到笔端的过程。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思维导图强调因人而异,强调因事而异,每一个制作思维导图的人的个人习惯、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努力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内心独有的思考和想法都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独创性。 参考文献: [1]张彩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 [2]黄丹花.运用思维导图助力写作教学探研[J].成才之路,2019,(21). [3]陈静.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追问[J].中学课程资源,2018,(9). 作者简介:尹莉莉(1981— ),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