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用地分等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 |
范文 | 胡江锋 (辽宁博昊土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歷史长河的发展,无论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和农业都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基于此,本文从分等地的角度出发,简单的分析和介绍该项政策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用 农用地分等主要是指在农田中进行耕作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农田进行划分,目的是能在相关农业工作中实现不同的地质耕作要求。当前,我国的农用地分等举措在相关土地资源利用期间,能合理的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质量、可用度、经济效益进行合理的判断,然后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数据支持,让其开展的对应措施更为科学和合理。 一、关于我国农用地分等在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建设中的概述 为更加详尽的探究农用地分等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能起到的具体作用,本文主要探究2014-2015年度我国标准实验项目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内的农田建设情况,在简要概述农用地分等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中的具体应用。实验区高标基本农田建设中要做大节约土地、合理使用土地,开设适当水利农业措施,建立防护措施,以达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的要求,这就能在提升基础社会配套的前提下,让节水灌溉和其他的节本增效技术达到最佳,解除农业生产期间产生的制约因素,在合理布局防护林的情况下,抵御农田产生的自然灾害,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力的进程中,改善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从而强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能满足旱涝保收,高效稳产的目的[1]。 按照一定的方法先要对相关地域的土地质量有良好的测量,并结合测量结果对土地进行不同的类型和不同质量的划分,完成后通过质量划分状况开展合理的利用。简而言之,既根据不同的土地特性能在农作物种植期间选用不同的品种,从而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农用地分等的划分要求,现在所使用的数据一部分是土地数据,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土地的质量状况,测量的土地坡度、农田排水、土地盐碱化情况等。基于此,能让农用地的划分更具科学合理。 二、具体的应用成效 (一)生态效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目的是保有生态环境,所以建设期间要将相关的水利配套设施包括土地的平整、田间的道路建设、农田的防护网等设施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改变现有灌溉方式、渠道砌护、沟道清淤等相关的水利措施,这能避免因大水漫灌产生的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避免渗漏的损失,也能节约水资源的利用;农业用地中让各项用地结构进行合理的搭配,渠、沟、路、林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合理的布局,让项目区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得到发展[2];提升项目区内耕地的保水、保湿能力;上述措施能有效进行项目区的气候环境调整,能做到防旱固土、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改善其生态景观有着直接影响。 (二)社会效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但能改善现有的项目区域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这能让产业结构状况更好,也能在发展中吸收部分农场劳动力,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前提下,让农场居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传统农村在土地利用时没有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理念,每年的土地使用也极为不科学,导致土地的肥力流失,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缺失较多,多年以后土地的产量大幅度降低,农民的收入受到直接影响,部分农民为了加大产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致使土地的状况和质量令人堪忧[3]。基于此借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项目区内的农田生产措施,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利用轮作的模式,让土地始终保持肥力,适度的调整产业结构,将原本的粗加工变成精细加工,这能吸收部分农场剩余劳动力,也能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使当地的民族团结得到稳定和发展[4];整理土地能加大土地的有效耕种面积,以提升耕种质量,强化农业的发展后劲,让农业能持续健康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期间,避免渠水渗漏,改善现有的农田排灌条件,这是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盐碱化的最佳方式;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能增强项目区域内的耕地对自然灾害的抵御,也能提高耕地的生态和景观价值,进而提升耕地的连片种植,让机械化生产真正的额落实到实处,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避免浪费资源。 (三)耕地质量建设成效和经济效益。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工作能够对提高粮食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平整土地、建设后期的配套水利设施等等手段来改善农业种植条件。同时加强盐碱地治理工程,也能够对相关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也在建设过程中有所提高,但是提到幅度不大。其原因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保护表层土壤,使表层土壤受到了扰动。若想要恢复到最好的耕种状态,就需要2-3年的时间来进行恢复。所以现阶段耕地质量仍然无法看到明显的提升效果。通过两年间11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农田面积增加了233.46hm2,改良盐碱地的面积达到了8996.61hm2,各种树木共栽种了501631万株。整体项目格局已经基本建成,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等等要求。原有的土地经过改革建设工作的进行,已经在生产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土地质量的提升,项目区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平均值增加更是明显,平均增加了988kg/hm2,为实现地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5]。土地项目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由农业作物增收所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进千元。同时,周边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工作也初见成效,对于日后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农业用地的国家,对于可耕种的土地,在管理上要求非常严格。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密度相对集中,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但是可用耕地面积却相对较少,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的排名更是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提高我国耕地利用率是非常很重要的课题。农用土地分级制度的执行能够对农用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土地工作中需要加强土地分级工作的管理和执行。 参考文献 [1]石全民,何辉.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当中的作用与意义 [J]. 中国建材科技 .2013(06):14-15 [2]黄亮.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作用与意义 [J]. 科技传播 .2013(05):1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