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教材中插图配置的分析与思考 |
范文 | “教改的问题也就是教师的问题。”这是一种自以为没有其它问题为预设前提的错误观点。半个世纪的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除了体制的问题之外,教材也是全面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材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课程目标的内容保证,又是教学活动的操作依据,更是各种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李维鼎先生在《语文教材别论》一书中指出:“这些理念包括对语文的认识,对语文与人、与生活、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包括基于这种认识和理解而形成的语文教学价值——目的观念、语文课程观念,当然也包括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正是因为教材具有的“全息性”,一套健康的教材体系就应当具备各种免疫力。 从小学语文教材看插图的配置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作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文插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首位的课程资源,当然值得重视。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中的插图配置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不少研究显示,教科书插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正面影响。因此,要改善教科书可从改善教科书的插图着手。研究表明,文字叙述和视觉化呈现是两种不同的符号模式,并各有优劣。文字的描述较能确切地阐明知识的内涵,但当传达较复杂的知识时,读者往往无法由文字形式的叙述来重新建构复杂的知识网。反之,视觉化呈现方式较为全面,可立即表现复杂的知识框架,其缺点是在表达知识的内容上可能会指涉不正确、不完全,或描绘出的抽象概念与应描绘的抽象概念在程度上并不吻合。 小学语文教材,正确地把握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基本特点。教材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美中学、在趣中学、在做中学,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陶冶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和审美情趣。这种开放而具有活力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教材中的插图从形式上看,有单幅,有双幅;有照片,有绘画。绘画类的插图,有油画,有工笔,有写意;有专为教材而作,有从公开发表的绘画中选用,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内容上看,所配置的插图表现人物形象,实物照片,特定情景,自然风景,城市景观等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以上海市S版小学语文教材,如下图所示: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美好的事物不仅感受强烈,而且接受的快。因此,插图能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插图得到重视不是偶然的,那是因为插图具备了某些文字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插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学生的视觉以刺激,使学生专注于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插图能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插图,学生可以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三、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以插图为凭借,通过说写插图所描绘、表现的事物锻炼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四、发展学生联想、想象能力,插图所表现的画面是静态的,对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及画面的内容,要靠学生的联想、想象来补充。通过经常化的训练,有助于实现这一功能。 五、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经常接触、观看文中的插图,特别是其中优秀的绘画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义以及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是文字难以表达的,加之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文章所描写的事物不一定能在头脑中再现,而插图则能较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给理解词句和文章中心提供支持。 七、课文插图能较好地作用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八、插图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回忆(回忆起插图,就可以唤醒头脑中储存的某些词句),对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有特别的补偿性,并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影响。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插图的配置 Mayer(1982)认为学习的定义是:“由于经验而在个人的知识或行为方面所产生的较为持久性改变。”然而学习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短文,有些学生只可从短文中记忆很少的内容,我们会称之为“非学习者”;有的能够记忆很多内容,却不会活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非理解者”;而有些不仅能记忆,且能运用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理解者”。 造成这三种不同的学习结果的条件有两类: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前者指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过程、策略;后者指发生在学生外部的那些教学事件。Mayer 认为,要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必须符合三个主要条件:一、接受:学生必须接受到学习材料,即能接触到或注意目标信息。二、拥有性:学生必须拥有与新信息有关的现存知识。三、主动激发:学生必须主动组织新信息,并将其存入现存知识内。 要使教育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必须为有意义的学习。教材作为教育的主要媒介,应当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近年来,愈来愈多实证性研究发现,视觉辅助对学生有正面的影响,毋庸质疑,视觉化插图的确可以扮演辅助文字的角色,补充强化文章叙述的不足之处,并影响学习认知结构,加强学习成效。 从S版教材中所列出的插图来看,其装饰性功能是不言而喻的。装饰性功能主要是增加教科书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功用并不在于补充文字说明,与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也鲜有相关。 美育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教材中插入适宜的插图,实现图文结合,以图解文,以图赏文。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观、人物形象,还是社会生活方面的课文,都渗透着丰富的美育教育内容。第九册第一课《长城》中的“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对词语“蜿蜒盘旋”、“崇山峻岭”的理解,“长龙”的比方长城形象,在观察课文所配的插图后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又如古诗《梅花》,在了解诗的内涵、意境之后,再认识插图中梅花墨色铁干所表现出的凌寒独放精神,体悟其内在的美,有助于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享受。第五册第二课《“你们想错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幅插图,方志敏面对敌军士兵的威吓,不为所动,坦然处之,不怒自威。而敌军士兵却形容猥琐,作出种种丑态,把作者鲜明的爱憎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了读者,而这些信息是课文的文字没有提供的。类似这些插图,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插图所具有的装饰性功能,引导学生,使其对学习教材产生兴趣或唤起注意力,进而使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那么转换性功能则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 教导学生一些抽象的专有名词与其相关属性时,学生往往会对文字性描述不甚了解,更无须说“记忆”某段文字的内容了。因此我们可运用插图将抽象概念和知识转换为具体形象,以唤起学生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连接新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利于“记忆”。综观S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以绘画居多,实物照片甚少。笔者感到,在教材中穿插一些实物照片,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我爱花城》文中配上了凤凰花、白兰花、水仙花……这些水彩画虽然色彩鲜艳,但是仍旧不同于实物照片。可以想象,课后学生置身于百花丛中,很难辨认出哪是凤凰花,哪是芍药花。如果插图换成事物照片的话,效果会大不一样。 从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改革看教材的插图 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改革从1997年开始,它改变了长期来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单一的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局面。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与求知欲,怎样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从而获得经验,获得进一步的学习经历,怎样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二期课改提出: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使学生学会选择。 教材的编制应深入探究插图在学习过程的效能,传统取向只涉及插图作为课程资源(输入)及学生表现(产出)的关系,两者都是可直接观察的,但这种取向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变化。笔者认为,若能更仔细考虑插图的设计,更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那么,我们在插图配置问题上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年龄的层次性 Evan,Watson,and Willow(1987)研究发现,学生年级越高,教科书插图的篇幅逐渐变小,数目相应减少,因为学生多在12岁后始能完整地辨认图画里的图象,并能了解图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成人学习者能够用较有系统的方法有顺序地检视图画中所示的意义,这都是儿童无法办到的。插图的配置,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段进行合适的选择。 二、插图的写实性 一般而言,愈接近生活的视觉教材,愈能够刺激学习。研究表明,视觉教材过于具体写实或抽象皆可能妨碍学习,视觉教材的写实性所传达的“讯息”是否恰如其分,需以学习者的程度及特定的教学目标来决定。与教学目的无关的视觉化教材,其高度写实的表达方式有时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知识的传授。因此,插图的写实性的高低差异,也需考虑其对学习所产生的效用。 三、插图的排列位置 虽然各人对观看插图的方式并不一致,插图在学习内容中的排列位置却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插图置于学习内容之前,提供学生在认知上整体的感知,学生便可藉此组织要学习的内容,并引发其注意力。如果插图尤其是转换性的插图,置于某段学习内容之后,便可帮助学生复习所学习的内容,加强理解与记忆。 四、插图与课文的联系 由于许多教科书中的插图只具有装饰的功能,学习者已经习惯于不把插图当作学习目标,要发挥插图的功能,图画最好与课文内容重复或相关,而不应只停留在装饰上。例如,插图安放在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或者没有插图就无法正确认知的地方,这样插图的功效会更好。当学生不熟悉课文描写的情景或对象,而插图能使该情景形象化或呈现出对象的样子时,插图的功能得以显现。 五、插图的色彩 色彩是教学上不容忽视的实际效用。“色彩能增强学习,但它并非能自动达到如此的功能。”显而易见,色彩有助于教学及学习,因为人对于彩色资料的处理速度通常较黑白资料快。若能将色彩合理利用,便能增强学习者对文字信息的吸收与领悟,对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教材改革,倡导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插图作为教材的延伸与转换,必将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为教师、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陈文婕 华东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