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
范文 | 长期以来,教育界有关中小学语文课该怎么上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语文,顾名思义,应该让学生学习“语”——语言,学习“文”——写作,通俗一点来说,一是“说”的能力,二是“写”能力。衡量一堂语文课的成败,就是要用这两个标准去检测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正确,是不是舍本逐末,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表面上的“热闹”。今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黄城根小学听了五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人民教师表达节日的祝贺和对教育工作者的敬意,着实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为之感动。尤其令人感慨万千的是,温总理对语文教育的本质竟揭示的如此透彻。 据报道,这节课的课文题目是《新型玻璃》,应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请大家介绍一下,都有些什么样的玻璃。”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纷纷说出各种各样的玻璃。我有一个疑问,这究竟是小学的自然课,还是语文课?这种热闹的课堂教学气氛难道是语文课所追求的吗? 温总理在课后对执教老师亲切地说:“这堂语文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更宽一些,就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陈老师,我说得对不对?”温总理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自小耳濡目染,深谙为师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造诣颇深,他对陈老师的一番建议,实际上完全可以引起所有语文教学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温总理的评课有这么几点可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其一,语文课堂的训练目标是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学生说与写的能力要“加强”,而不是大量教授游离于语文之外的说教。 其二,老师要真正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不能把教材作为孤立的知识点单纯传授。 其三,语文课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注意教授知识的迁移能力,“讲得更宽一些”,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温总理在听完一节小学语文课后谦和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语文老师可以从中领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在教改试验中,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而不能追求表面形式,忽略语文课的本质。 (刘治安上海丰华高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